shanbin 发表于 2005-11-28 17:42:41

“鸣管”-鸟儿的发音器官及功能-图解浅识

近来,不少鸟友在关注鸟儿的发音特征及其器官,说明了鸟友们的现代文化趋向。
现代鸟友的多元知识结构,决定了希望了解客观的,真实的,科学的内容。

鸟类的发声器官是在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科学家称它为鸣管(如图)。鸣管是一种特化的构造,这里的气管内外壁都变薄而形成鸣膜,两支气管分叉处有鸣骨,上生半月膜。当气流通过鸣管时,鸣膜和半月膜振动发声。鸣管外侧着生有鸣肌。鸣肌能调节鸣叫的音调和音量。鸟类在呼气和吸气时都能鸣叫。

   平时我们所见到的绣眼在鸣叫时喉部的运动变化,完全是鸟儿通过鸣肌控制鸣管内部的空气流速,流量而产生的。因为空气流速不同,引起鸣膜震动的频率也不同,那么发出的音频自然不同。绣眼放单音时,仅有一股气流通过鸣管,并不连续,所产生的音通常称为“叫鸣”。叫鸣可表达呼唤、警戒、惊恐、危险等意义,用来通报位置,发出警告等等。

   鸟类千变万化的鸣叫声被分为叫鸣、唱鸣和效鸣三类。唱鸣也称鸣唱,或为“花唱”和“大唱”,用来宣示领域界限和吸引配偶等等。绣眼花唱时,空气的流速和流量稳定,喉部的运动变化也呈现稳定而变化多端的现象,时间持续比较长,有时候鸟友称之为“叙”。绣眼大唱的时候,由于气流的速度及流量都处于高峰,产生的音量及音频往往也高,所以,绣眼常常张大嘴巴,以使气流顺畅通过鸣管。当然,好的绣眼,首先必须有一付健壮的体魄,还有其它一些必要的先天及后天因素等等,太多太多,这里不一一而述。

   由于绣眼的鸣肌的厚度差别,以及鸣管结构细节上的千差万别,以及后天的环境,经历等不同,其音质,发声能力等会有千差万别!

   此外,效鸣是鸟类模仿自然界声音和其他鸟类的鸣叫。


   由于时间和知识面都有限,希望上述简单的图示和解释能够仅仅给鸟友们一点参考。

西蜀咸若堂主 发表于 2005-11-28 17:46:35

好贴!

白云 发表于 2005-11-28 18:56:29

好帖子啊,图文并茂,说得详细清楚的,这就容易消化了。
怪不得大唱时的嘴巴,张开差不多90度的,原来是让气流顺畅通过鸣管。
我是这样理解的,鸣管是天生的,健壮的体魄是看后天的养功了,是吧。
长知识了,谢谢楼主,希望见到更多这样的帖子出现!!!

青山鸟 发表于 2005-11-28 19:44:44

加精~
好东西~~

狼牙 发表于 2005-11-28 19:47:12

好 学习了

wu-qg 发表于 2005-11-28 20:17:10

"好的绣眼,首先必须有一付健壮的体魄,还有其它一些必要的先天及后天因素等等"
对!一针见血,切中厉害.好!不过加精是斑竹们的事!

安宁 发表于 2005-11-28 20:25:10

深入浅出 好!好!!好!!!

xpp0204 发表于 2005-11-28 20:50:23

加精~
好东西~~

dyxw123 发表于 2005-11-28 21:46:41

好帖

小绣眼 发表于 2005-11-28 21:51:03

好贴!!!!加油!!!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鸣管”-鸟儿的发音器官及功能-图解浅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