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灵叫口之系列探索——赏析篇
追求精典叫口是百灵人的努力方向。好的叫口经过我们的品位与欣赏可以得到美的享受和无限的乐趣。欣赏水平对叫口的理解与追求起着重要作用,一个人的欣赏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对百灵叫口要求的不同。一个从未接触过百灵的人,再好的叫口,也是隔岸观火,听个热闹。因此,百灵的叫口如何去理解,如何去赏析,这样一个问题没有一个答案,我们试着去进行一下探索,且当在各位老师面前班门弄斧,望多多给予指正。一,首先要弄清百灵叫的是什么口的问题。不知道什么叫口,就不知道叫口的内容,再好的叫口也没意义。因此,弄清叫口问题是欣赏百灵叫口好坏的前提和重要条件。
二,抓住亮点叫口去欣赏整套叫口。把亮点叫口作为欣赏的重点,如鸡套口,黎鸡套口等,然后把其它口连起来再欣赏整套叫口就容易的多。
三,套口组成的叫口要强于单口组成的叫口。一个整套叫口由许多套口组成,每个套口又由几个单口组成。如鸡口可理解为由小鸡口,蛋口,公鸡打鸣儿等口组成,黄鹂套口可由啊,吱嘎叙口,滴各哩等口组成。同一种叫法,由许多套口组成的叫口必然要比单口组成的叫口丰富的多,充实饱满的多,听起来也过瘾的多。
四,精准套口要强于散套口。一些散套口套路叫口松散,衔接不够连贯,听起来空洞,亮点少,缺乏厚度和深度,热闹有余,“功底”不足。好的叫口,有如人工雕啄,大套清晰,小套紧凑,单口过渡自然。整套叫口井然有序,高低分明,收放自如,轻柔宛转,高亢宏亮。使人越听越爱听,越听越有滋味儿。
五,抑扬顿错,刚柔相济,自然和谐。有的叫口叫起来清脆霸道,但感烦躁;有的叫口柔镁甜细,却又觉平淡无奇。主要原因是前者缺乏轻柔的叫口进行过渡,使听者随着鸟叫一直处在兴奋状态,心生躁气,踹不过气来。后者暴口不多,缺乏亮点,又兴奋不起来。
六,借助其它方式去欣赏。如诗词,音乐,书法等方式。诗歌讲究格调,平仄;音乐讲究音节,音韵;书法追求形式与章法,草书更注重墨色的浓淡,线条的张力,通篇的气韵等。百灵的叫口也有着“平仄”,“音节”,“章法”,“气韵”等特点。因此这些艺术形式为我们去欣赏百灵美妙的叫声提供了广阔的联想与借鉴空间。
七,利用想象去理解百灵的叫口。比如,“喜鹊鸣枝”可以想象喜鹊报喜,人得喜事精神爽。低沉攸远的黄鹂叫口以及轻柔甜美的山雀让我们想起高山,密林,奇石,异草,松柏参天,瀑布飞泻的美好景色。小狗鸣叫,母鸡下蛋又把我们带入了简约,纯朴的农家小院儿,树上挂满红栆,地上玉米如山,一片丰收的景象。 抱歉,程序出了问题,同一内容被发了两遍。 进来了解了解 讲的很好,总结的也非常好,尤其是能从艺术的角度去剖析百灵之叫口,我就觉得这很不容易的,不仅要要懂得艺术,也要有一定的悟性,所以我觉得您谈的也是有一定深度的,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请继续发好贴·····期待中 讲的非常好,学习了。 认真学习。 好帖!学习了. 学习了 没有猜错的话,楼主好象是山东籍的鸟友,这个人已经消失很长时间了,好久不来这个网站了。。 写的很好,内容深刻,烦请介绍下你的爱鸟的实际情况,大家更好地向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