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鱼的饲养管理
1.饲料。龙鱼属肉食性鱼类,从幼鱼到成鱼, 都必须投动物性饵料,以投喂活动的小鱼最佳。 动物内脏,易妨害消化系统,不可投喂。投喂的人工全价配合饲料多选用对虾饲料(浮性) 。每天投喂2~3次,每次以20 分钟内吃完为佳。2.水池饲养管理。饲养水池应选建在日照良好、 易于进排水的地方。没有过漏设备的水池, 每年要把池底污泥捞出,换上新沙,露天的水池宜遍植睡莲。 每天要定时捞取枯叶,清除垃圾。夏季高温、 冬季低温时要经常注入新水,保持水位和水温。
3.水族箱饲养管理。龙鱼鱼体较大, 水族箱长度应超过120厘米。同时,应安装紫外线杀菌,预防病害发生。水族箱必须配备空气泵,不仅可以增加水中的溶氧,而且又可驱除水中浓度过高的二氧化碳。 为防止龙鱼受惊时跳跃水面,水族箱还必须加盖。 水族箱内水质最低限度每三天换水一次,每次换出水量的1/4至1/3。 若发生鱼鳍脱落可能是换新水过多所至,只要立即暂停换水,即可慢慢复原。
4.病害防治技术。 龙鱼发生疾病的原因有二:一是饲养管理不当。如水质 不清洁;换新水过多;投饵不当;操作中造成了外伤。二是调护失宜。如:气候突变;病菌的传染;酸雨引起水质变化等。从外表上观察,健康的龙鱼,背鳍必定直耸, 腹鳍晶莹,鳞片闪闪发光,金银色夺目。 游泳时鳍尾喜欢柔软屈曲,鳃盖开启有度;患病的鱼,体色暗淡, 游泳呆滞,尾鳍斜垂,鳃盖浮涨,,眼球下垂,无神。
以下介绍三种龙鱼最常见的疾病:
1. 锚虫病:在病鱼体上能找到长约1厘米左右,头部钩在鱼体内的寄生虫,初期鱼显得不安,食欲不振, 虫体寄生位置红肿溢血,严重时会导致组织坏死。致病的原因是长期投放金鱼作活饵, 金鱼将锚虫带入了养龙鱼的水体。其防治措施:改投喂其它肉类动物食饵;用5~ 10ppm高锰酸钾浸洗鱼体每日一次。
2. .水霉病。在病鱼体上有被纤维状的水霉包围, 菌丝附着于皮肤组织中。鱼得病后,游泳不活泼, 食欲减退、逐渐死亡。发病原因, 是受水生霉菌感染的结果。主要防治措施:12%食盐水浸伤口约15分钟;2用10公升水溶解3克硼砂 浸浴鱼体5分钟,然后移入清水疗养;3用 0.5ppm孔雀石绿全池遍洒。
3. 白点病。主要症状,在病鱼的全身遍布白点, 像撒上白粉般,严重时就 像在鱼身上覆上一层乳白色的膜。发病原因,是小瓜虫寄生在鱼体上所致。主要防治措施: 1用0.1~0.2ppm硝酸亚汞全池遍洒;2用500ppm硫酸铜和 500ppm硫酸镁全池遍洒.
龙鱼的冬季饲育及疾病预防
随着季节交替,国内的气候逐渐由秋季进入冬季。然而,在龙鱼的故乡加里曼丹岛上并没有冬天这个季节。因此,如何让龙鱼在冬天依旧享有如原产地般的舒适生态及水温环境,以及在入冬时所需注意的疾病预防等问题,都是国内龙迷在这个季节需特别注意的事情。
冬季,对于龙鱼而言温度是相当重要的一环。一年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水温都会有所不同,由于温室效应的作用,使得地球上的炙热气温年年破新高,大自然的改变更让四季的平均温度不断的往上提升。龙鱼的原产地是个位于赤道上四季如夏且没有冬天的高温国家,在这样的环境下使得产地的平均水温常年位于28~38℃间,从幼龙至成龙期都是在这样的水温里成长,由于水质天然且温度均维持在高衡温的状态,因此成长迅速且体格、体态优良也成为该产区龙鱼的最大特色。 冬季龙鱼的饲育温度1. 选择合适的加温器材 每年过了中秋节,入夜后的寒意便会越来越浓,因此,水族箱里的龙鱼也需藉由加温系统的调整来控制鱼缸中的水温。什幺样的水温才是心爱龙鱼的最适温度呢?基本上我们可将加温器调整至水温28℃,此水温对龙鱼而言是最舒服且最适合成长的环境,且有助于缸中硝化系统的新陈代谢及循环。在冬天来临时,需正确评估鱼缸的尺寸大小并搭配适当的加热器使用,才能以最有效及最省电的方式来维持缸中水温的衡定以度过此寒流期。
一般而言,3尺的鱼缸或150公升水量建议使用200W的加热器;四尺的鱼缸或250公升水量建议使用300W加热器;五尺的鱼缸或450公升水量则可在缸子的左右各使用一只200W的加热器或单独使用一只500W的加热器;至于5尺或500公升水量以上的鱼缸则视水量来调整加热管瓦数或使用特制的加热器。2. 温度调节的小技巧:
冬季的龙鱼饲养,一般建议将水温调至28℃的恒温,但对于有些龙鱼来说,牠们还是常会毫不领情的像是潜艇般的潜在水中底层,且游动时总是无精打采懒洋洋的模样,食欲也会降低。此时建议饲主不妨将水温由28℃提升至30℃来观察,如情况有改善则表示此个体可能偏好这种水温,因此可将温度设定于此。此外,在加温设备方面,除沈水刻度加温器或石英加热管,最好能够运用控温器,先设定温度在28℃、刻度加温器也设定在28℃或29℃来做双重保险加温,避免因过温引起「煮鱼」的惨事发生。龙鱼冬季的疾病预防及治疗:
1.温差所引起的疾病 冬季的疾病预防是爱龙族绝不可轻忽的事。首先,从水温需控制在28℃这个条件开始,饲主们所要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换水时的温度控制。在为心爱且身价不凡的龙鱼换水时,建议以浴室莲蓬头出水来调节水温,只要用手去感觉温度略高于缸内温度即可,由于是直接使用自来水,因此建议每次换水量不要超过1/3,并且在注水前加入适量水质稳定剂,且在换水时注意鬼要同时清洗过滤器,以免破坏缸内生态循环系统,造成龙鱼的不适应。 在换水的过程中,有些龙鱼饲养者会使用未经热水器加温过的自来水直接加入缸中,这是较不专业的做法。因为若将冷水直接加入缸中,此时急速改变的温度,易使龙鱼因遽变的温差而得了白点病甚至引起立鳞病,这样就得不偿失了。虽然白点病或立鳞病并非可怕的疾病,但如果在换水时能多注意这些细节,则可避免掉许多无谓的困扰,岂不是一举数得?
2.立鳞、腹水症
(1)立鳞病发生的原因 除了换水时的温差所引起的疾病之外,另一项让龙鱼玩家头痛的症状便是立鳞、腹水症。立鳞症发生的原因,通常是由于饲主平日的疏于管理,使得缸中秽物日积月累而污染了水中环境所造成。而之所以会引发此病症,大多在于环境遽变,例如大量换水、水温遽降所引起的紧迫而使抵抗力减弱而发病。此病的症状为鱼鳞会掀翘、下方会有水样物、鳞表则略微充血。在初期通常只有在体侧的三~五片鱼鳞会略为掀翘;但严重时则会蔓延至全身的鱼鳞且腹部会积水,造成异常的鼓起;至未期时连眼球都会凸出。此病从轻微期转至重症期大约在7至15天左右,由于掀翘起的鱼鳞有如松球的模样,所以被取名为松球病,别名立鳞病。由于罹病个体的食欲会大减且失去游动的力量,因此若不在有效时间内紧急进行药浴处理,则鱼只会日渐虚弱而导至死亡。
(2)如何处理立鳞的病鱼 鱼只会生此病,大都是因为处在一个不良的水质环境下所造成的。由于水中的硝化系统失调及日积月累所屯积下来的物理、化学杂质导至水质恶化,进而使个体产生食欲不振导致营养不良或生理器官发生障碍等症状。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在氢离子浓度低及水质腐败的饲养环境中,最容易产生这种疾病。因此,平日定期更换或清洗滤棉及系统内的滤材、检测水中的pH值及亚硝酸浓度、注意水质的透明度与水中悬浮物多寡及保持缸中的清洁…等,便成为预防此病发生最重要的工作了。如鱼只不幸发生立鳞症时,则需开始对缸中进行换水、调整缸中的水质及更换旧滤材等工作,来减轻水中有害物质对鱼只的二次伤害。从发现鱼只的活动量降低及食量减少时就要特别注意了,因为初期时鳞片只会有稍微的掀翘,若能在初期发现便实时的给予治疗,实为最有效的治疗时期。可以50公升的水对1公克的磺安制剂、抗生素来进行药浴,然后再将温度调升至32~33℃,请注意缸中药色、水质的干净度并提供充足的打气量,如果24小时内水色变得混浊不清,便需立刻酌量换水,并以活性碳滤除,待水质清澈稳定再重新加药治疗。药浴3天后即会有明显的改善,此时可用活性碳置于滤槽内将余药滤除,再重新下药会有很好的疗效。(滤除药后的活性碳切记要移除拋弃),一星期后便可开始换水1/3及少量喂食。在鱼的食量及鳞片状态明显平顺正常后,即表示恢复健壮,虽然此时鳞框边缘会有些许焦状黑褐色,但不受影响,约20~30天即可回复原来的光泽。
凡能使龙鱼表现出活力健康、色彩美丽的水,就是非常好的饲养水,换言之能提供大量硝化菌、高溶氧的水就是非常好的养鱼水,照此理论不论你饲养龙鱼是采用裸缸,或是铺有过滤板的砂底缸,配置上部过滤或外置圆(方)桶过滤,其目的除了滤除较粗大有机杂质,最重要的就是希望能提供培养出更多的硝化菌群来净化水质,稳定水质。
裸缸饲养则一定要特别要求过滤设备,过滤槽中的滤材,一定要使用最好滤材,能提供最大的表面积做为菌床,硝化菌才能培养的很好,千万不要贪小便宜,买劣质滤材而因小失大。采底部砂床饲养,则必须注意铺设的过滤板内部流通性要非常好,不要有过滤死角,因为经由上层底砂经硝化菌将有机物分解、沉积至过滤板,如果内部流通性好便能经由抽水马达轻易将沉积物抽至过滤槽中由滤棉吸附,除了能再次分解,并且容易清洗、维护水质。
过滤系统的建构是要非常慎重小心,往往饲养一尾龙鱼的成败都在此一系统的建立,如果不能有一套好的过滤系统,便不能产生好的饲养水,没有好的饲养水,即使品种再好的龙也是枉然,最容易观察饲养水的好坏,由龙鱼体表便可见端倪,好的水,龙鱼体表色泽光亮平顺,不好的水,龙鱼体表粗糙、光泽度不佳,鱼龄不大,但感觉到此鱼年龄不小。 好帖!顶了! 学习了 学习了! 学习 支持 学习了. 好帖 学习 了 !~ 好帖 学习 了 很强大的技术贴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