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纸伞: 毛竹做骨桐油难熬
(武汉晚报讯 记者严珏 摄影詹松)6月9日,位于江城壹号文化创意产业园内的硚口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开放。其中,一位年轻人现场制作油纸伞的情形将记者深深吸引,他正在给油纸伞涂抹桐油。手中的油纸伞,撑开就是一幅水墨画,美极了。为了 了解油纸伞的前世今生,记者专门约访了那位制伞的年轻人——“苏恒泰油纸伞”第五代传人苏峰。
老手艺重现 通宵熬制桐油
苏恒泰是武汉制作油纸伞的老字号,经历过战争的烟火,社会的变化。如今,当油纸渐渐失去实用价值时,苏家第五代传人苏氏三兄弟转换经营方式和制作工艺,让旧伞换新颜。
换新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苏氏兄弟决定从复制一把“苏恒泰”的老伞开始。
他们寻找老手艺人,将制伞的各个部件都做到位。比如,做伞骨一定要用茶陵的上好毛竹,做伞面的纸一定是陕西陨县的白桑皮纸和棉皮纸,黏合它们一定要用湖北罗田的青柿油,柿子不等成熟就摘下来榨汁,汁色青灰,十分粘稠,涂在纸上立刻发黄,干后,纸张即可永不渗水……传统技艺中间最难的是桐油熬制技术,老三苏峰一次次通宵不眠,在控温电炉、温度计的帮助下,终告功成。
一把伞工时费就上千 如今定位工艺收藏品
苏峰介绍,一把油纸伞要经过七道工序,制作耗时费力,一般需要20多天。首先是选竹子,选好了竹子切成段后要放在药水里浸泡,泡出虫卵避免以后生虫,然后拿出晾干,如果变形了就得淘汰掉。
随后,再把竹筒劈成竹条,制作成伞骨,成形伞骨继续浸泡,再晾,如果变形,又淘汰一批。接着再钻眼拼接制作,这才算是把伞架子搭起来了。
下面要在做好的伞架子上走线加固,接下来的工序则是裁纸裱糊,同时则需要熬制桐油,等裱糊完毕,就可以刷油了,一把雨伞要涂6道油,以前在顾客买到伞的时候还要当着顾客的面再涂一道,一共是7道油。现在因为油纸伞更多的是观赏功能,所以只用涂4道了。
“你看只把制作工序说一遍就很费事,更别说做了,每一道工序都有讲究,要做好都不容易,一把雨伞至少需要5个工时,按一个工时200元算,制作一把伞的工时费就得千把元,这还没有算原料费用。”苏峰说。
所以,今天的“苏恒泰”定位“工艺收藏品”,更需要在装饰和创意上动足脑筋。于是,为纪念辛亥首义,苏氏兄弟他们做了五色丝线的纪念伞;汉剧舞台上,《宇宙锋》也用了他们的伞,接下来,他们要做归元寺佛教伞,要做黄鹤楼标识的旅游伞。
拜读了,了解一个, 了解一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