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第一帖——折扇
九嶷山老梅鹿6寸18方1.7排口蜡底指纹花 花纹清晰 配苏州超薄扇面 扇厂退休老技师纯手工制做 送精美扇袋 实价 180元虎纹竹8寸18档1.8排口青底虎皮纹手感好配苏州超薄扇面 普工 实价100元
不包邮 班规“我要了”为准 有意站短
玩扇子的季节 别错过
折扇与扇骨的常识普及
中国传统的摺扇,扇骨一般用竹、木制作,少见的也有、兽骨、牛角、漆雕等。竹制的扇骨除常见的玉竹、白竹,还有棕竹、湘妃竹、佛肚竹等名贵品种。木制的有紫檀、白檀(檀香)、黄杨、桃丝、鸡翅、楠木等。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传世的古董文物中,扇面书画除讲究名家挥毫外,扇骨的制作也极尽奢华,紫檀、乌木、斑竹、兽骨争妍斗奇;阳雕、微刻、镶嵌、髹漆、烫花、手绘锦上添花。
一、扇骨的档数和尺寸
扇骨(股)是以档来划分的。一般分为十一档、十六档、十八档、二十档、二十二档、二十四档、三十档乃至四十档不等。所谓的档即扇骨的数目。扇子两端的两片骨为大骨,大骨间的若干骨为小骨,大、小骨数目之和即为此扇的档数。
十四档扇骨较少见。它们流行于明末清初。其特点是方头,宽骨(指大骨),长度在一尺左右。
十六档扇骨是清代至民国年间最为流行的一种规格。扇骨长约30至32厘米,称九寸或九寸五扇骨。大骨宽度基本一致,最宽处为2厘米。十六档扇尺寸适中,开度完美(展开后呈140度角),使用舒适,故在百余年间流行不衰,获得了最为普遍的赞誉。
十八档扇在1949年以后才流行起来,扇骨长约九寸或九寸五。
二十档、二十二档、二十四档几种规格的扇骨尺寸较小,长度在16厘米至24厘米之间,俗称7寸或八寸扇,皆为坤扇。
三十档和四十档扇为工艺扇,展开后可形成180度角,扇骨短而窄,收藏价值不高。
二、扇骨的材质
制作扇骨的材质大致可用“竹木牙角”四字概括。
1、竹
竹子在我国有着极为丰富的资源,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华南、西南等地。品种繁多,约250余种。竹子具有硬度高,耐磨,柔韧性强,富有弹性,易于雕刻等特性,遂逐渐取代木制扇骨,成为制骨材质中的主流。
玉竹与油竹 均出自毛竹,且以绸为贵材,特别是近根部质地细密者为上。带竹青的毛竹经水磨打光等一系列加工程序后,洁净呈青白色的称玉竹,呈褐色如旧竹的称油竹。
玉竹骨的使用最为普遍,它如玉般晶莹剔透的表里尤为文人雅士所青睐。
斑竹指的就是有斑纹图案的竹子,不过斑竹并不是竹子的某一个品种,它是细菌侵蚀过竹身之后,在竹子表面形成的各种菌斑花纹。依据这些不同图案的菌斑花纹,人们给斑竹又细分了三种类型,各自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凤眼、梅鹿和湘妃,这其中又以湘妃竹为最好,它的收藏价值相对来说是这三类斑竹中最高的。“湘妃竹”,也称“泪竹”因外皮生有大小疏密不等的褐色斑点而得名。
梅鹿竹(梅篆竹),竹身遍布大小不一的圈点,状似兽斑。梅鹿竹较湘妃竹稀少,好的梅鹿竹更是少见。
凤眼竹和梅鹿竹形颇相近,只以凤眼花纹长圆,梅鹿竹花纹正圆,是其区别,以两面花纹排列均匀,不聚在一处,地子上无黑点的为佳。
斑竹是制作扇骨的上佳材质,多用于十六档、十八档、二十档扇。一般用做大骨,偶尔用做小骨。现有在普通竹子上烙烫斑纹从冒充斑竹,可观斑纹处,凸者为真,凹者为假。
罗汉竹也叫佛肚竹。特点是竹节相距较近,中间圆凸,犹如弥勒佛的肚子。罗汉竹不太粗,对剖后恰为两片对称的大骨材料。一般用做十六档扇骨。由于罗汉竹造型奇特,别具天趣,材料又很难得,故为竹骨家族中的名品。 第二把要了 了解学习。祝早出。 欣赏;祝如愿! 询,包邮底价……………1。 已短信回复,谢谢 祝兄弟,早日结缘。 太漂亮了 引用第6楼青岛啤酒于2017-04-02 14:44发表的:
祝兄弟,早日结缘。
谢谢帮顶。。。 一号是六寸吗?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