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mz2012 发表于 2017-1-18 10:11:20

如何识别老山毛(转帖)

判断老山的特征我划分为两断,分别是「外观」和「行为」。
「外观」
1。 嘴、老山的嘴背上多数有嘴峰(即嘴背上多为有嘴樑)嘴的蜡质感强,颜色通透度比原毛齐毛高!特别在秋末冬初不知大家有否留意,如果是上山捉鸟活者在那时候买的下山新鸟很多嘴上都覆盖着一层黑气,有这特征的多为嫩底!老山无论那个季节捕捉到嘴色一样是保持光泽有通透感!
2。 毛、千万别以为毛色较深是老山,我的看法不认同,本人经验验证老山的毛多为毛色较浅,而且色泽干燥瓦色,看上去有覆盖着尘埃的感觉,毛片不完整有锯齿状感觉!一般齐毛落山后经过一段时间洗澡后毛片会变回光鲜亮丽,但老山不会!哪怕你是经过长期洗澡甚至蜕毛他的羽毛仍然保持干燥瓦光、尘埃感、干枯感!(哪怕你用飘油发水给他洗也没用)哈哈!
3。 眼堂与眼睛、如果你是要选老山的话,那你就撇开那些什么大眼堂加三角眼什么之类的!大多数老山的眼堂不会象嫩底那么又宽又厚又长三角眼!老山眼堂一般都较窄眼皮绷紧看上去眼睛很圆较小,眼皮多数灰白色伴有少许稀疏白毛!所以很多说圆眼鸟难养就是这果原因!
老山眼色一般都深色,不论红、绿、蓝、白、紫、青、黄!都是保持深沉色度!眼睛的眼沙也较粗在山上被捕捉那一刻或者上性的时候只要你在晨光下观察,你会发现老山的眼沙比一般的嫩底要粗要明显!这是应该跟身体的成熟度有管!
4 。脚杆、选老山看脚也是非常关键!无论脚杆大小老山的脚杆必定比嫩底脚杆扁!那么怎样算扁呢?从正面看脚杆很窄小,从侧面看脚杆是很宽,而且从侧面看脚杆上有较为明显的坑槽!脚掌上的角质甲凹凸也较嫩底明显,脚杆扁宽证明鸟有一定的年资,只有年资够脚杆上的角质套裤才会耸起!这一点相信大家在日常养鸟的过程中应该也观察到,(笼龄越大脚壳越明显)山龄也是一样!
「行为」、很多人都认为老山狂野,除了狂野还是狂野,但不一定!老山据我个人观察基本分为两大类型,分别是(狂躁形)和(沉默形)。
1、狂躁形的表现为在笼中只要笼衣一打开狂躁不安、横冲直撞、久久都不能停下,你会觉得他有用不完跳不尽的力气!但他跳动有一定的规律!提起笼时感觉到跳动十分有力,每跳动一下都有坠手的感觉!(这也是本人选打口的一个环节)!
2、沉默形表现为在视线范围内有人出没他会附在笼底后一动不动的监视着你,只要你一走近或者动笼子他会马上冲撞起来!待你停止一切动作后他会停止跳动继续附在笼底目视着,沉默形的老山在他视线范围内有人或动物出没的话,基本都不上杠子,都以附在后底板为主!
现在画眉鸟经人类的大量捕捉真正的老山已经很少了。
老山难养,难在怕人难服笼及难找到合它身体条件的食物,但老山必须有条打性才好养,撞还撞怕还怕,入笼封布几个月内不敢与家里老雀顶口的(甚至敢打,十天内在两人场合敢打的老山都有)你就不用再坚持下去了。怕人不怕雀的老山出道快,难养只是难在公众场合能打给人看,参大赛就更难了,好性能打的新老山,不是专业人士是很难玩出来的。
老山,并不是只只能打,但观条打性要与好性齐毛仔无大分别你才好养,甚至比齐毛仔更狠。捕雀时齐毛仔快打媒上套,但经一两次失误它就精了,最后得用网赶捕,甚至用网赶捕它也不跑了,天天经过都听见它,但就是捕不着,最后成了老山雀。但,用网捕到什么品性的雀都有,买老山求条性,所以买老山也要带眼识鸟。

1青黄毛配长头绿青眼、笋桩眉黄腊嘴、身结实而胸阔,唱打俱全之材2青红毛,带有红光配虾蟆头□黄眼、牛筋脚、上品也3千钟粟者,乃羽毛茶色、满布黑点、配深长头绿豆眼、三角嘴、白牛筋脚,皇者之材。4青毛配撇竹头,黄眼、有砂、牛筋脚、兼备一对短脚,上品也5淡紫毛配深长头、三角嘴、青蓝搭、鹿角眉,要长短适中,逢打必胜之材.


因为养山老很难,所以一些地方养山老的不多。但是因为山老的战斗力,所以大家又很想养好山老。总之,对之是又爱又恨,爱之打斗的狠劲和技巧,恨其难驯和反复。
养山老家里最好没有发鸟。山老刚下山,先挑选有山威者,处理掉家里的老鸟(有山威者不怕老鸟,只要不要太靠近),交给爱养唱鸟的亲戚、朋友或熟悉的老人,一般老人都很俭,他们养唱鸟娱乐,饲料又不用自己出,当然非常高兴。
用无性或弱性的鸟(即“靶子鸟”)照它,让它性起。有了一定的斗性后,用稍弱于它或差不多凶的鸟照它,它不动,提靶子鸟,而且用它的“情鸟”观战。这样,慢慢提性。等到牢签(照鸟时凶猛到一定程度,见鸟直扑,不出声音,因为新鸟都是如此,如果一直叫,那是害怕的表现)让一只比它性弱的鸟让它打,如果用的靶子鸟不“牢签”(开笼可能会吓得乱撞,反而吓坏新鸟),“靶子鸟”也带一只“情鸟”观战,增加胆量。还不敢,就把两只母鸟放在中间,靠近让它们斗(一般是打隔丝),雄鸟观战一会。第一次如果能斗几嘴即十秒以上,新鸟性起很多,以后慢慢用稍会斗(如能打一、两分钟)的猾头鸟让它打,如能打赢,即可“从军校毕业”。

人不要动,或人干脆走开(一般人要观察,不走开,但千万别动,否则吓坏新鸟。
在我们这里,没人相信山龄几年,家里就要养几年的老话。在我们县,许多生头山老养了一、二个月,甚至二十天、十多天就开斗。纪录:一个抓鸟人,曾经有一只下山鸟第二天刚换食就开笼,结果连续赢几场后,输了,因为大多新鸟输不起,所以变得很难养,处理掉了。当然这是特例。我的经验,新下山的鸟如果是有山威(山性、山火),买来后一个月左右就能“牢签”。
当然,上述方法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一定要有母鸟,没母鸟的打斗,虽然有些鸟山性未退,照鸟很凶,一开笼却经不起打的。
还有五点必须要特别注意的是:
一、山老生鸟怕开阔地带(另一个原因可能是远处有人走动),猾头鸟不怕,所以提性先在室内角落进行。生鸟怕吓,即猾头鸟一直大叫,或一直劈笼,(猾头鸟不怕鸟大叫,但许多“靶子鸟”怕劈笼,有些不怕)所以照鸟一般不要太久。生鸟敢扑就开笼。
二、观战的母鸟要用熟鸟,越会放电越好。除会放电外,且越凶越好。我们知道,母鸟也是和雄鸟熟悉,成一对时才会互帮,雌雄鸟互相促进。
三、大部分山老生鸟在上真性前,多有“占屎迹”的毛病,所以在性未起之前不要遛。不要换地方,等在固定地方赢几场或至少赢一场后才遛或换地方。当然,如果在一段时间内不照鸟,不打斗,换换地方也有好处,但试斗的前一段时间,要在准备打斗的地方多蹲几天。
四、这点却难以做到。对自己喜爱的鸟,爱鸟人往往是看了又看,整天看不够。对有些性好的鸟,这样做鸟容易熟人,但大部分的山老生鸟却怕人的眼睛,特别是目不转睛地看着它。所以有时我们感到奇怪,自已的鸟怎么怕主人的程度比怕别人还厉害。所以建议爱鸟人:收起你锐利的目光吧!在刚买的时候观察几次长相,平时如果观察身体变化或屎样等,不要看太久。更不要采取主人吓鸟的措施。但不反对别人吓鸟或物体吓鸟,如笼内挂红布条等。
五、在让它熟悉人时,笼罩不要开太大,不要想让它短期内就安静下来。人一提就一直跳的鸟可能比鸟快安静下来的性更不易落。有些山老生鸟在有人的地方照鸟,往往凶猛程度不够,但在山上,人远离的情况下,却敢和野鸟打隔丝,这种鸟难在短期内提性,多到山上有野鸟的地方遛,养的时间长点才开笼。而大部分的山老生鸟在
上真性前却怕野鸟打劈笼。上山要特别注意不要让野鸟靠近(公园里也有)。换毛时带火换,如果已赢了几场稍长的滚笼,换完后一般与几年的老熟鸟无差别了。

佐洲 发表于 2017-1-18 10:58:49

认真学习!

黄肤山雀 发表于 2017-1-18 11:11:28

拜读了,了解学习学习,

明齐日月 发表于 2017-1-18 11:12:48

好帖,这是本人进平台来,看到的最好帖之一。谢谢提供分享!

kingwhe 发表于 2017-1-18 13:08:40

谢谢转帖,了解下遥不可及的老山。

hpmz2012 发表于 2017-1-18 15:59:13

1青黄毛配长头绿青眼、笋桩眉黄腊嘴、身结实而胸阔,唱打俱全之材2青红毛,带有红光配虾蟆头□黄眼、牛筋脚、上品也3千钟粟者,乃羽毛茶色、满布黑点、配深长头绿豆眼、三角嘴、白牛筋脚,皇者之材。4青毛配撇竹头,黄眼、有砂、牛筋脚、兼备一对短脚,上品也5淡紫毛配深长头、三角嘴、青蓝搭、鹿角眉,要长短适中,逢打必胜之材.

歌吴飞扬 发表于 2017-1-18 19:44:24

学习!学习!

左徒123 发表于 2017-1-18 20:54:23

千钟粟与满架葡萄,只在清人的谱中有,现实中恐怕早就绝种了。就如蟋蟀谱中的许多名将一样。

声声入耳 发表于 2017-1-18 23:16:40

学习了

mnbv147 发表于 2017-1-18 23:53:21

好贴又上了一课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识别老山毛(转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