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丝论坛 发表于 2015-12-30 16:40:50

还有谁回答,,

军司令 发表于 2015-12-30 19:00:23

晚上逛一圈,快乐一每天!

sdqdhq 发表于 2015-12-30 19:32:49

到现在也没有认识的,继续顶

fanyuan5 发表于 2015-12-30 19:41:27

图片这鸟没有经济价值的,是蓝短翅鸫母鸟,楼主赶紧放了吧,你的鸟店卖母鸟会被人笑的

百灵cgnk 发表于 2015-12-30 19:43:17

中文名称
白腹幽鹛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白腹幽鹛
二名法
Pellorneum albiventre


雀形目

画眉科
英文名
Spot-throated Babbler

鸟纲

幽鹛属
目录
1分类学
2形态特征
3叫声描述
4分布范围
5生活习性
6亚种
折叠编辑本段分类学

雀形目 > 莺科 > 幽鹛属

PASSERIFORMES > Sylviidae > Pellorneum albiventre

折叠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白腹幽鹛的平均体重约为21.5克。

白腹幽鹛,体小(14厘米)的暖褐色鹛。头侧偏灰,下体皮黄而中部白色。喉白而具特征性的褐色锯齿形纹,有时不甚清楚。与棕胸雅鹛及雀鹛的区别在尾短而较圆。虹膜-红褐;嘴-带黑;脚-肉褐色。

折叠编辑本段叫声描述

低音的咯咯声,清晰哨音及多颤音的悦耳鸣声,为带变调的短句反复重复。告警时发低沉的似水流之声。叫声似画眉和伯劳。

折叠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白腹幽鹛
白腹幽鹛
分布于不丹、孟加拉国、老挝、中国大陆(云南)、越南、印度、泰国、缅甸和柬埔寨。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

喜马拉雅山脉东部、缅甸、印度支那和中国西南。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见于西藏东南部;cinnamomeum为罕见留鸟,见于云南西南部海拔1000~2000米。

折叠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栖息地包括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低地林、亚热带或热带的(低地)干草原、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山地林和亚热带或热带的(低地)干燥疏灌丛,多生活于平原、高山、匿伏于竹林、夏季移至3000-4000米的高山以及冬季至平原一带。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曼尼普尔邦。

藏隐于茂密的草丛、竹林、次生灌丛的地面或近地面处。

折叠编辑本段亚种

白腹幽鹛滇西亚种(学名:Pellorneum albiventre cinnamomenum)。分布于越南、老挝、泰国、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掸邦南部。

百灵cgnk 发表于 2015-12-30 19:47:45

中文名称
白腹幽鹛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白腹幽鹛
二名法
Pellorneum albiventre


雀形目

画眉科
英文名
Spot-throated Babbler

鸟纲

幽鹛属
目录
1分类学
2形态特征
3叫声描述
4分布范围
5生活习性
6亚种
折叠编辑本段分类学

雀形目 > 莺科 > 幽鹛属

PASSERIFORMES > Sylviidae > Pellorneum albiventre

折叠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白腹幽鹛的平均体重约为21.5克。

白腹幽鹛,体小(14厘米)的暖褐色鹛。头侧偏灰,下体皮黄而中部白色。喉白而具特征性的褐色锯齿形纹,有时不甚清楚。与棕胸雅鹛及雀鹛的区别在尾短而较圆。虹膜-红褐;嘴-带黑;脚-肉褐色。

折叠编辑本段叫声描述

低音的咯咯声,清晰哨音及多颤音的悦耳鸣声,为带变调的短句反复重复。告警时发低沉的似水流之声。叫声似画眉和伯劳。

折叠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白腹幽鹛
白腹幽鹛
分布于不丹、孟加拉国、老挝、中国大陆(云南)、越南、印度、泰国、缅甸和柬埔寨。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

喜马拉雅山脉东部、缅甸、印度支那和中国西南。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见于西藏东南部;cinnamomeum为罕见留鸟,见于云南西南部海拔1000~2000米。

折叠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栖息地包括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低地林、亚热带或热带的(低地)干草原、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山地林和亚热带或热带的(低地)干燥疏灌丛,多生活于平原、高山、匿伏于竹林、夏季移至3000-4000米的高山以及冬季至平原一带。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曼尼普尔邦。

藏隐于茂密的草丛、竹林、次生灌丛的地面或近地面处。

折叠编辑本段亚种

白腹幽鹛滇西亚种(学名:Pellorneum albiventre cinnamomenum)。分布于越南、老挝、泰国、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掸邦南部。

张家口红 发表于 2015-12-30 22:22:31

楼主发的图片是蓝短翅鸫母鸟 蓝短翅鸫
雀形目 > 鹟科 > 短翅鸫属

描述:中等体型(15厘米)的深蓝色(雄鸟)或褐色(雌鸟)短翅鸫。诸亚种有异。亚种sinensis的雄鸟上体深青石蓝色,白色的眉纹明显,下体浅灰,尾及翼黑色,肩具白色块斑。亚种cruralis的雄鸟眼先及前额带黑色,无白色肩块,下体深蓝。亚种goodfellowi的雄鸟褐色似雌鸟。亚种sinensis及goodfellowi的雌鸟暗褐,胸浅褐,腹中心近白,两翼及尾棕色;雌鸟眉纹白,被掩盖部分较小;亚成鸟具褐色杂斑。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肉色略沾灰。
叫声:鸣声以几个单音缓慢开始,加速至哀怨絮叨声,然后骤然停止。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至中国南方、菲律宾、东南亚、大巽他群岛及弗洛勒斯岛。
分布状况:地区性常见于海拔1400~3000米。亚种sinensis于中国东南部、陕西南部(秦岭)、广东北部及香港;cruralis为留鸟于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及四川南部峨嵋山,越冬于云南南部;goodfellowi于台湾。
习性:性羞怯,栖于植被覆盖茂密的地面,常近溪流。有时见于开阔林间空地,甚至于山顶多岩的裸露斜坡。栖居习性根据是否有合适食物而变。

张家口红 发表于 2015-12-30 22:24:09

回 8楼(武林风) 的帖子

蓝短翅鸫母鸟

张家口红 发表于 2015-12-30 22:24:28

回 3楼(东丽湖) 的帖子

蓝短翅鸫母鸟

张家口红 发表于 2015-12-30 22:24:57

回 6楼(百灵cgnk) 的帖子

蓝短翅鸫母鸟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这是什么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