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鸣虫,玩的就是耐心。今天听了一句话深受启发
玩鸣虫有十几个年头了,从蝈蝈,黄蛉,到现在的油葫芦,竹蛉,金钟,越养越多。每每见到资深的虫友怀里的虫走到哪叫到哪,都羡慕不已。以前鸣虫上怀只限于蝈蝈,扎嘴,因为好打理进怀温度合适不出几天就叫。自己也试过黑虫上怀,去年没成功,找了许多原因,自己也在倒叫上钻过牛角尖。总以为倒叫的方法不对导致上怀不叫。前两天遇见一资深玩家,他怀里的金钟、竹蛉、黑虫叫的我羡慕不已,于是闲聊了起来,我就问师傅,你是怎么给黑虫,竹蛉倒叫的。这位师傅回答的让我有点震惊,从来没给虫倒叫的,我随即就问看你怀里的虫叫个那个欢,怎么弄的啊,师傅回答说了句,虽然话有点粗但是特别有道理,师傅说:你和你媳妇晚上刚睡过,过几天就想叫娃叫爸。不是那回事,好多人买回来虫,就想着怎么给虫倒叫,其实不需要,换句话说,虫养足了,晚上凉的地方一放,第二天怀里一揣,没个几天虫一适应马上就叫。而且不停的叫。回头想想玩了几年,往往是虫还没养足就急着倒叫上怀。不叫换个方式倒,再不叫换虫。没到虫真正养足已经伤痕累累了,有的不叫就放弃了。鸣虫鸣虫,鸣叫是它的天性,只有到虫性成熟才能肆无忌惮的鸣叫。耐心是最重要的。按照那位师傅的指点,这两天把一只已经养了41天的金钟试着上怀看看是否能叫(因为金钟叫声比较吵,买回来晚上就不想让它叫,又不想扔了,于是每天喂点泡饭放窗台上就一直养着。也没有进行任何方式的倒叫)第一天上怀没叫,第二天上怀开始叫了几声,今天上怀从早上10点开叫,不停的叫到下午6点。跟新下,今天怀里的青竹(野生的,和金钟一起买的)也开始叫了,期间没有晚上用光照,自然温度下晚上养着,白天上怀 学习了,也很受启发 任何事都要不断地探究摸索,积累经验。养虫也是如此,修身养性。 很受启发,多谢分享! 学习了,是这个理。 耐心是最主要的 经验之谈,学习了,玩的就是耐心! 一句话惊醒梦中人,受教了, 学习了,原来没那么神秘 学习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