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
酒后,微醉。也许上了年纪的人都愿意回忆过去的事吧,尤其酒后……那是一个令我和全国人民都难忘的岁月。家居东北一个不大的县城。1966年小学毕业,刚刚完成升初中的考试还没发榜,轰轰烈烈的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因为我们很小还是孩子,所以被指示回校闹革命。我们懵懵懂懂回到学习生活了六年的小学校,看着满校园的大字报和满大街的戴着红臂章高喊着口号的大哥大姐们,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惊呆了。为什么我们非常敬畏老师戴上了用纸做的高帽站到台上被批斗?为什么人们都象发了神经一样?面对那些当时让我们无法弄明白的词汇,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早已没有了兴趣,随之就是逃学后来干脆就不去了。(因为当时已经很乱又是小学也没人管)那时的我们简直如同脱缰的野马,上山摘野果挖野菜,下河摸鱼捞虾,都玩疯了。最值得回忆的还是打鸟,尤其是春秋鸟类迁徙的季节。那时的鸟真多呀,腰里别上几把打鸟的夹子,每天都能打到十几只甚至二~三十只,点燃干草把鸟烧熟真香啊,(那时哪有保护鸟类的意识)一天,我拿着一只刚打的红靛頦(我们当地叫烟袋红)要往火上放的时候,忽然发现它是那么的美丽,漂亮的羽毛,高高的长腿,身姿一定很高傲。顿时就产生了养它愿望,很快就用网夹打了几只活的,但在那个年代,养鸟的经验很少,又没有什么喂它的食料,只听老人说喂绿豆面,就弄了些还每天给它抓虫吃,真喜欢,但没有养活超过一个月的。看着那么漂亮的鸟一个接一个死掉,就再也不养靛頦了。再后来就是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农村的养鸟条件更好,靛頦不养了杂鸟还是养了很多。直到20多年前,养靛頦的念头又在心头泛起,重新开始靛頦的饲养,直至今天,(还养一红一蓝一绣眼)靛頦已成为我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尽管孩子在南方生活,我每年都要在南方和东北之间往返,(夏回东北,冬回南方)却从来没有舍弃过,克服重重困难带着它们(每次不超过三只)。虽然没有什么所谓的大相鸟,但看着自己精心饲养,干干净净,每天伴我鸣唱不止的鸟,感到真的很幸福。时光如水逝去,养鸟已近50年。(当然不是说养鸟的养龄越长鸟就养的一定好)人都会渐渐老去,随之愿望和欲望都在减少和消失。但我唯一的养鸟爱好和兴趣至终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减少和消失,我的爱鸟将伴我每一天,直到永远。人老了就啰嗦,尤其酒后,胡乱几句,大家见笑。 李白酒后作诗楼主酒后写回忆录,赞。 赞……… 楼主酒后写回忆录 老前辈啊老前辈,人生越老就越宝贵。 50年代出生的人是当今最幸福的人,楼主酒后吐真言,儿女多成家,让自己无忧无虑过自己的晚年生活才是最惬意的! 真实的生活,具体的人生,真切又有内涵和感悟! 酒后吐真言,谢谢分享! 祝福老爷子身体康健阂家幸福。 9月可以来长春选好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