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ahmr 发表于 2015-5-5 11:25:30

关于北笼寿命的问题,讨论下,目前没有超过百年的吧?

是不是其工艺决定的,

1、竹子鳔胶过一段时间就会退火,竹制纤维在长期的弯曲下会不会膨胀等,但 明清的竹制笔筒,臂搁、毛笔杆均有存世,

2、没有确切的实物来证明吧,比如清宫流出的有广做象牙圆笼,苏州博物馆有紫檀制方笼,均能找到实物,但是却是没有能证明那个圆笼超过百年了,都是几十年,大几十年,好像民国的都没有吧。

3、也不排除66-76年的大批量损坏,

noahmr 发表于 2015-5-5 11:25:30

关于北笼寿命的问题,讨论下,目前没有超过百年的吧?

是不是其工艺决定的,

1、竹子鳔胶过一段时间就会退火,竹制纤维在长期的弯曲下会不会膨胀等,但 明清的竹制笔筒,臂搁、毛笔杆均有存世,

2、没有确切的实物来证明吧,比如清宫流出的有广做象牙圆笼,苏州博物馆有紫檀制方笼,均能找到实物,但是却是没有能证明那个圆笼超过百年了,都是几十年,大几十年,好像民国的都没有吧。

3、也不排除66-76年的大批量损坏,

xy780106 发表于 2015-5-5 20:47:38

北笼是有的。

京城菜鸟 发表于 2015-5-6 07:31:08

帮您问一问、、、、、、、

侯启林 发表于 2015-5-6 07:41:00

到底是竹制笼还是木制笼保存时间长?怎么证明?

大奔217 发表于 2015-5-6 09:46:56

也想了解一下在倾听

anson1007 发表于 2015-5-6 09:50:06

有的是,你没见过罢了,相对于其他竹制品鸟笼更不容易保存,毕竟属于实用器,日常擦洗使用损坏率很高,老鸟笼不容易保存至今,再加上相对其他物品体积较大,折腾那十年小将们看见就踩碎,留存下来的相对其他的就不算多,但是还是有的是,现在能看见比较早的制笼子名家是道光时期的李皋和咸丰的傅家紫漆,光绪以后白茬就比较多了

侯启林 发表于 2015-5-6 13:20:57

引用第5楼anson1007于2015-05-06 09:50发表的:
有的是,你没见过罢了,相对于其他竹制品鸟笼更不容易保存,毕竟属于实用器,日常擦洗使用损坏率很高,老鸟笼不容易保存至今,再加上相对其他物品体积较大,折腾那十年小将们看见就踩碎,留存下来的相对其他的就不算多,但是还是有的是,现在能看见比较早的制笼子名家是道光时期的李皋和咸丰的傅家紫漆,光绪以后白茬就比较多了



希望有保存了清代笼具的鸟友在青鸟网介绍自己的这些珍贵藏品。

noahmr 发表于 2015-5-7 00:03:18

回 5楼(anson1007) 的帖子

对 大漆是可以保护的 曾侯乙出土的古琴 和汉代出土的耳杯 可以保存千年
不上漆的竹笼是不是开了胶 退了火 也就坏了

王建春在 发表于 2015-5-7 10:41:05

进来了解了解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北笼寿命的问题,讨论下,目前没有超过百年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