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jp393
发表于 2015-4-30 14:51:26
还在做精品板笼的上海滩己屈子可数,金师付己改做扇子,徐乐年、吴亚兴、耿继明难得做做二号笼,没几个了。
mjg111
发表于 2015-4-30 15:04:44
我喜欢吴亚兴笼的理由是长兴本地人能拿到最好的竹子,他采用高温隔水蒸竹处理比水煮处理更好;吴亚兴勤奋好学与许多海派制笼师傅都有广泛的交流能采众家之所长加上用料讲究做工细腻已经把笼子做出了自己的特色;最主要的是吴亚兴为人和气有求必应能按客户的喜好和要求来制作笼子(当然笼子蛮好价格也应是不错滴O(∩_∩)O~)总之一句话喜欢就好。。。。。。
mjg111
发表于 2015-4-30 15:08:46
引用第29楼wjp393于2015-04-30 14:51发表的:
还在做精品板笼的上海滩己屈子可数,金师付己改做扇子,徐乐年、吴亚兴、耿继明难得做做二号笼,没几个了。
现在都要一号笼 不知那年那月又流行二号笼了
11282688
发表于 2015-4-30 16:31:19
引用第29楼wjp393于2015-04-30 14:51发表的:
还在做精品板笼的上海滩己屈子可数,金师付己改做扇子,徐乐年、吴亚兴、耿继明难得做做二号笼,没几个了。
耿继明只做二号笼。
唐堂
发表于 2015-4-30 20:59:58
笼子做得不错的,他做绣眼笼我相信也肯定做得好,平时市场里常见他,虽交流不多,但给人感觉不错,踏踏实实,看得出小吴整体素质蛮高的
侯启林
发表于 2015-5-2 07:27:20
冷眼旁观论市场,
且看谁做南霸天。
侯启林
发表于 2015-5-2 07:35:39
制笼工匠,卖笼商家,都需要调研市场,注意市场发展趋势。只研究技术不够。
侯启林
发表于 2015-5-2 07:37:13
据说美国硅谷创业,只有5%的企业成功。制笼行业,进入门槛不算高,竞争激烈。只模仿前辈,走老路,不创新,难以出人头地。创新求变,也必然成功者少,失败者多。这在艺术品市场,工艺品市场发展历史上,都是一样,试图革新而失败者比比皆是。可人类在各个领域的发展进步,都必须有人冒险创新。有条件的人,在保证生存的情况下,还是可以考虑一下。引用第25楼wjp393于2015-04-25 15:18发表的:
青出于蓝,胜于蓝。小吴还是发挥画眉笼特长,才能在海滩生存,本想绣眼笼上占领高端市场,结果是难上难,浙有耀军师徒加红家弟兄,沪有传发师兄,再想进入必须超越,恐这几年已无人超越。师傅没饭吃是上海所有笼具制造者的结局,包括制钩大师日月民,放弃手工工业化,电脑雕刻赚暴利,盖个印戳加十倍,这种日子恐难再有,败落原因是吃快饭……烫杀脱!!!当初海派小任响当当,七丝桥梁走天下,到今才知行不通,模仿临安紫檀笼,搞得成本收不回。弱肉强食,优胜劣汰自然规律,要么进三二流市场,要么逃汰。
侯启林
发表于 2015-5-2 07:41:00
引用第30楼mjg111于2015-04-30 15:04发表的:
我喜欢吴亚兴笼的理由是长兴本地人能拿到最好的竹子,他采用高温隔水蒸竹处理比水煮处理更好;吴亚兴勤奋好学与许多海派制笼师傅都有广泛的交流能采众家之所长加上用料讲究做工细腻已经把笼子做出了自己的特色;最主要的是吴亚兴为人和气有求必应能按客户的喜好和要求来制作笼子(当然笼子蛮好价格也应是不错滴O(∩_∩)O~)总之一句话喜欢就好。。。。。。
摆事实,讲道理。
侯启林
发表于 2015-5-2 07:49:55
引用第19楼吴东绣爱于2015-04-23 15:08发表的牋:
吴亚新的笼子现在做得确实可以,市道不好价格三年未上。
鸟笼价格,高低不同,到底如何形成?供求关系规律?还是需要商家施加影响,广泛宣传?
吴氏作品价格较低,是本身原料,做工问题,还是式样老旧,不讨市场客人喜爱?
或只是市场形势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