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岗人 发表于 2015-4-8 17:43:54

提笼与座笼

笼具可以精美复杂到什么程度?古代传说,北京故宫角楼是鲁班爷变幻下凡,以卖蝈蝈笼的形式向建筑设计师传授工程图样,方得建成。虽为传说,亦可窥见中国传统制笼工匠杰出的想象力和设计能力。而元明庙宇壁画上,则确实留有当时精品鸟笼的图样,似以木竹为材,以宫殿楼亭为样,图漆彩绘,精美绝伦。

中国古代建筑,自秦汉至明清,大屋顶,高脊飞檐,漆画彩绘,金碧辉煌,极具特色。但原料,结构,总体外观造型风格无太大变化。 欧洲地区历史上建筑领域与中国不同,自古希腊,古罗马的屋檐,立柱,座基三段式古典风格,到中世纪高尖屋顶的哥特风格,十五世纪雕刻繁复的文艺复兴风格,十九世纪富贵华丽的新古典风格,现代线条简洁的包豪斯风格,外形设计出现过不少变化。对中国建筑行业也产生过重大影响。从十八世纪北京的圆明园,到十九世纪京津青岛等地的新古典风格建筑,到现代的国家大剧院,鸟巢体育场,都是西方建筑风格影响下的产物。

人居房屋,鸟住笼子,都是住所。目前中国各地,无论南北,目前主要流行的,是一种设计简洁的便携式鸟笼。体型不大,上置笼钩,方便遛鸟,但不大考虑适应鸟类生活的功能,在美观方面,则多是利用紫竹斑竹,贵重木材,牙角龟甲,天然大漆,工艺上精雕细刻,不计繁复来增加美感及工艺价值,但很少在外形设计,内部结构方面有所创新。包括那些名气很大,产品价格很高的制笼师,也多仅是仿制传统造型笼子。

鄙见以为,今笼具行业,当改变思路,勇于创新,除了原料,工艺,在笼具的造型,结构方面有所突破。不仅局限于制造轻巧简洁的便携式提笼,还可以参考古今中外各种不同样式的笼具,及不同的建筑风格,发扬中国工匠工艺精巧的特点,继续利用竹木,生漆等天然原料, 设计出一些不设笼钩,固定放置,体积稍大,有不同造型风格,外观优美的座笼。如此,或有可能使制笼行业出现一个较大的改观。

今市场上除了大量提笼,亦有极少量座笼出售,有金属焊接,有竹制粗笼,质量不高,价格低廉。南方斗画眉,所用“滚笼”亦可算为座笼范围。在下曾在十里河老马处修笼,听其故事,二十余年前,西直门有一鸟友,经常给他设计一些造型与传统提笼完全不同的座笼,多时参照中国古代建筑,有顶有檐,但无钩。他也是朝思暮想,极尽心思,如何按图纸制出成品,制作了一批造型特殊的鸟笼,生意很好,全部迅速售出,而且多有欧美顾客,他也积攒下钱,在河南老家,北京郊区置地买房。后来不幸手指受伤,不得不改做盖板,笼钩。余闻之深感可惜。

一家之言,必有不当之处,欢迎探讨。

田家岗人 发表于 2015-4-8 17:43:54

提笼与座笼

笼具可以精美复杂到什么程度?古代传说,北京故宫角楼是鲁班爷变幻下凡,以卖蝈蝈笼的形式向建筑设计师传授工程图样,方得建成。虽为传说,亦可窥见中国传统制笼工匠杰出的想象力和设计能力。而元明庙宇壁画上,则确实留有当时精品鸟笼的图样,似以木竹为材,以宫殿楼亭为样,图漆彩绘,精美绝伦。

中国古代建筑,自秦汉至明清,大屋顶,高脊飞檐,漆画彩绘,金碧辉煌,极具特色。但原料,结构,总体外观造型风格无太大变化。 欧洲地区历史上建筑领域与中国不同,自古希腊,古罗马的屋檐,立柱,座基三段式古典风格,到中世纪高尖屋顶的哥特风格,十五世纪雕刻繁复的文艺复兴风格,十九世纪富贵华丽的新古典风格,现代线条简洁的包豪斯风格,外形设计出现过不少变化。对中国建筑行业也产生过重大影响。从十八世纪北京的圆明园,到十九世纪京津青岛等地的新古典风格建筑,到现代的国家大剧院,鸟巢体育场,都是西方建筑风格影响下的产物。

人居房屋,鸟住笼子,都是住所。目前中国各地,无论南北,目前主要流行的,是一种设计简洁的便携式鸟笼。体型不大,上置笼钩,方便遛鸟,但不大考虑适应鸟类生活的功能,在美观方面,则多是利用紫竹斑竹,贵重木材,牙角龟甲,天然大漆,工艺上精雕细刻,不计繁复来增加美感及工艺价值,但很少在外形设计,内部结构方面有所创新。包括那些名气很大,产品价格很高的制笼师,也多仅是仿制传统造型笼子。

鄙见以为,今笼具行业,当改变思路,勇于创新,除了原料,工艺,在笼具的造型,结构方面有所突破。不仅局限于制造轻巧简洁的便携式提笼,还可以参考古今中外各种不同样式的笼具,及不同的建筑风格,发扬中国工匠工艺精巧的特点,继续利用竹木,生漆等天然原料, 设计出一些不设笼钩,固定放置,体积稍大,有不同造型风格,外观优美的座笼。如此,或有可能使制笼行业出现一个较大的改观。

今市场上除了大量提笼,亦有极少量座笼出售,有金属焊接,有竹制粗笼,质量不高,价格低廉。南方斗画眉,所用“滚笼”亦可算为座笼范围。在下曾在十里河老马处修笼,听其故事,二十余年前,西直门有一鸟友,经常给他设计一些造型与传统提笼完全不同的座笼,多时参照中国古代建筑,有顶有檐,但无钩。他也是朝思暮想,极尽心思,如何按图纸制出成品,制作了一批造型特殊的鸟笼,生意很好,全部迅速售出,而且多有欧美顾客,他也积攒下钱,在河南老家,北京郊区置地买房。后来不幸手指受伤,不得不改做盖板,笼钩。余闻之深感可惜。

一家之言,必有不当之处,欢迎探讨。

田家岗人 发表于 2015-4-8 17:43:54

提笼与座笼

笼具可以精美复杂到什么程度?古代传说,北京故宫角楼是鲁班爷变幻下凡,以卖蝈蝈笼的形式向建筑设计师传授工程图样,方得建成。虽为传说,亦可窥见中国传统制笼工匠杰出的想象力和设计能力。而元明庙宇壁画上,则确实留有当时精品鸟笼的图样,似以木竹为材,以宫殿楼亭为样,图漆彩绘,精美绝伦。

中国古代建筑,自秦汉至明清,大屋顶,高脊飞檐,漆画彩绘,金碧辉煌,极具特色。但原料,结构,总体外观造型风格无太大变化。 欧洲地区历史上建筑领域与中国不同,自古希腊,古罗马的屋檐,立柱,座基三段式古典风格,到中世纪高尖屋顶的哥特风格,十五世纪雕刻繁复的文艺复兴风格,十九世纪富贵华丽的新古典风格,现代线条简洁的包豪斯风格,外形设计出现过不少变化。对中国建筑行业也产生过重大影响。从十八世纪北京的圆明园,到十九世纪京津青岛等地的新古典风格建筑,到现代的国家大剧院,鸟巢体育场,都是西方建筑风格影响下的产物。

人居房屋,鸟住笼子,都是住所。目前中国各地,无论南北,目前主要流行的,是一种设计简洁的便携式鸟笼。体型不大,上置笼钩,方便遛鸟,但不大考虑适应鸟类生活的功能,在美观方面,则多是利用紫竹斑竹,贵重木材,牙角龟甲,天然大漆,工艺上精雕细刻,不计繁复来增加美感及工艺价值,但很少在外形设计,内部结构方面有所创新。包括那些名气很大,产品价格很高的制笼师,也多仅是仿制传统造型笼子。

鄙见以为,今笼具行业,当改变思路,勇于创新,除了原料,工艺,在笼具的造型,结构方面有所突破。不仅局限于制造轻巧简洁的便携式提笼,还可以参考古今中外各种不同样式的笼具,及不同的建筑风格,发扬中国工匠工艺精巧的特点,继续利用竹木,生漆等天然原料, 设计出一些不设笼钩,固定放置,体积稍大,有不同造型风格,外观优美的座笼。如此,或有可能使制笼行业出现一个较大的改观。

今市场上除了大量提笼,亦有极少量座笼出售,有金属焊接,有竹制粗笼,质量不高,价格低廉。南方斗画眉,所用“滚笼”亦可算为座笼范围。在下曾在十里河老马处修笼,听其故事,二十余年前,西直门有一鸟友,经常给他设计一些造型与传统提笼完全不同的座笼,多时参照中国古代建筑,有顶有檐,但无钩。他也是朝思暮想,极尽心思,如何按图纸制出成品,制作了一批造型特殊的鸟笼,生意很好,全部迅速售出,而且多有欧美顾客,他也积攒下钱,在河南老家,北京郊区置地买房。后来不幸手指受伤,不得不改做盖板,笼钩。余闻之深感可惜。

一家之言,必有不当之处,欢迎探讨。

闲人小黑 发表于 2015-4-8 20:36:00

鸟笼款式,尺寸从古到今老祖宗流传下来自有它的道理,时尚创新未尝不可,关键是能否被大众接受。

田家岗人 发表于 2015-4-8 21:55:22

回 1楼(闲人小黑) 的帖子

目前便携式笼具,并没有多少年历史,不足称老祖宗留下来的。即便是祖宗留下来的,也不至于一成不变。实际上近三五十年,笼具样式也有较大改革。比如北京画眉笼从竹抓,大钩改变为盖板,小钩。
至于有无顾客接受,要先有新作品才能知道。而担心没有客人就不敢创新,只能固步自封。

偷腥小猫 发表于 2015-4-8 22:09:12

京城菜鸟 发表于 2015-4-9 08:23:13

了解一下

王建春在 发表于 2015-4-9 18:08:46

拜读了,高手

655018 发表于 2015-4-9 18:30:44

这要有大别墅。

傲麟8888 发表于 2015-4-9 18:46:05

学习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提笼与座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