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岗人 发表于 2015-4-4 18:27:01

笼具造型亦应创新

读到一位天津鸟友文章,说是,某日见一旧笼,样式特殊,极为喜爱,特拍了照片,请熟悉的制笼师傅按现在北笼的尺寸做了一张,上了白铜钩,配了青花皮球罐。兴致勃勃,提笼进鸟市。果然引得人们左看右看,有说样子新颖好看的,有的说就是红靛颏笼子的翻版,不管怎样说。从那时起,这一笼型红遍了北方笼具市场。今已二十余年。

观今南北笼具,南方无论川笼,粤笼,苏笼,工艺日渐精巧自不必说,使用原料,也是牙,角,玉石,日益贵重。而北笼则主要是加强工艺,原料不过竹,木,漆,总的来说,没有南笼讲究。

但除了工艺,原料两项,在最主要的方面,最能发挥工艺师想象力,创造力的造型设计,结构改良方面,似乎不够。包括那些产品价格过万的制笼大师。

原料,乃天然所成。工艺精湛,也主要是继承传统。和建筑艺术领域一样,造型设计的创新,亦应跟上。

网上多见老生常谈,重复没完,提起笼子就是涿州马,三河乔,言及盖板则老太太,前门张。盖板图案还有一些新样,笼具制式几十年缺乏创新。齐白石先生的题画诗《雨耕图》曰:“逢人耻听说荆关,宗派夸能却汗颜。自有心胸甲天下,老夫看惯桂林山。”亦当为制笼业因循守旧,停步不前的警句。

田家岗人 发表于 2015-4-4 18:27:01

笼具造型亦应创新

读到一位天津鸟友文章,说是,某日见一旧笼,样式特殊,极为喜爱,特拍了照片,请熟悉的制笼师傅按现在北笼的尺寸做了一张,上了白铜钩,配了青花皮球罐。兴致勃勃,提笼进鸟市。果然引得人们左看右看,有说样子新颖好看的,有的说就是红靛颏笼子的翻版,不管怎样说。从那时起,这一笼型红遍了北方笼具市场。今已二十余年。

观今南北笼具,南方无论川笼,粤笼,苏笼,工艺日渐精巧自不必说,使用原料,也是牙,角,玉石,日益贵重。而北笼则主要是加强工艺,原料不过竹,木,漆,总的来说,没有南笼讲究。

但除了工艺,原料两项,在最主要的方面,最能发挥工艺师想象力,创造力的造型设计,结构改良方面,似乎不够。包括那些产品价格过万的制笼大师。

原料,乃天然所成。工艺精湛,也主要是继承传统。和建筑艺术领域一样,造型设计的创新,亦应跟上。

网上多见老生常谈,重复没完,提起笼子就是涿州马,三河乔,言及盖板则老太太,前门张。盖板图案还有一些新样,笼具制式几十年缺乏创新。齐白石先生的题画诗《雨耕图》曰:“逢人耻听说荆关,宗派夸能却汗颜。自有心胸甲天下,老夫看惯桂林山。”亦当为制笼业因循守旧,停步不前的警句。

田家岗人 发表于 2015-4-4 18:27:01

笼具造型亦应创新

读到一位天津鸟友文章,说是,某日见一旧笼,样式特殊,极为喜爱,特拍了照片,请熟悉的制笼师傅按现在北笼的尺寸做了一张,上了白铜钩,配了青花皮球罐。兴致勃勃,提笼进鸟市。果然引得人们左看右看,有说样子新颖好看的,有的说就是红靛颏笼子的翻版,不管怎样说。从那时起,这一笼型红遍了北方笼具市场。今已二十余年。

观今南北笼具,南方无论川笼,粤笼,苏笼,工艺日渐精巧自不必说,使用原料,也是牙,角,玉石,日益贵重。而北笼则主要是加强工艺,原料不过竹,木,漆,总的来说,没有南笼讲究。

但除了工艺,原料两项,在最主要的方面,最能发挥工艺师想象力,创造力的造型设计,结构改良方面,似乎不够。包括那些产品价格过万的制笼大师。

原料,乃天然所成。工艺精湛,也主要是继承传统。和建筑艺术领域一样,造型设计的创新,亦应跟上。

网上多见老生常谈,重复没完,提起笼子就是涿州马,三河乔,言及盖板则老太太,前门张。盖板图案还有一些新样,笼具制式几十年缺乏创新。齐白石先生的题画诗《雨耕图》曰:“逢人耻听说荆关,宗派夸能却汗颜。自有心胸甲天下,老夫看惯桂林山。”亦当为制笼业因循守旧,停步不前的警句。

京城菜鸟 发表于 2015-4-4 19:52:22

南北养的鸟不同所以南北笼各有千秋、、、、

王建春在 发表于 2015-4-5 20:10:42

拜读一下

草堂听月 发表于 2015-4-7 09:13:49

是啊;应该效仿新派“水立方”型鸟笼,彩金盖板刻上“白富美,高富帅”,咸猪手型笼钩。~
笼子里养鸟什么鸟呢?

王敬良 发表于 2015-4-7 09:21:18

支持创新

wjp393 发表于 2015-4-7 09:33:36

创新了的产品要报专利,支持打假侵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笼具造型亦应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