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上路 发表于 2015-3-6 22:59:14

螽蟖科没跑吧。

独自上路 发表于 2015-3-6 23:06:11

吱拉子,学习了,当时带着学生活动,没认真观察对比也没静静听他们的鸣叫声音。有机会再见到,认真观察倾听。😁

独自上路 发表于 2015-3-6 23:10:21

引用第6楼灰丨色于2015-03-06 20:36发表的:
那面有蝈蝈也有吱拉子还有山老虎我在内蒙出生的16年山上的虫基本都知道
吱拉子特别的多蝈蝈得找偏僻点的地方 山老虎最少翻两座山

山老虎是什么?是北京郊区老百姓称为“驴驹子”的东西吗?

独自上路 发表于 2015-3-6 23:14:24

引用第10楼kanshan于2015-03-06 22:10发表的:
次奥 这个蝗虫吧

次奥,蝗总科和螽蟖科我分不清楚了😁

独自上路 发表于 2015-3-6 23:28:24

拉丁学名 :psocleis ussuriensis

中文学名 :乌苏里鸣螽

繁殖方式 :卵生

基本内容

中 文 名 乌苏里鸣螽 俗名别名 叫蚂蚱、夏叫、花叫、老叫驴、飞蝈蝈、吱啦子。

英 文 名 拉丁学名 psocleis ussuriensis

地理分布乌苏里江流域,中国的北方、华北、河北、山东、内蒙古、陕西;俄罗斯远东。

繁殖方式 卵生

习  性 生长在北方,成虫出现早于蝈蝈,一般在5—6月就可羽化为成虫,能飞善鸣,一年一代,以卵越冬,主要为植食性,也有肉食性行为,对农作物危害不大, 喜食瓜类及桃,在草原上可捕食蝗虫。

体形特征 体形很像小蝈蝈,但比蝈蝈身材瘦,而前翅与后翅长得多,又有些像蝗虫蚂蚱。能飞翔又能用前翅相摩擦呜叫,故有叫蚂蚱之陪称。体躯呈纵扁柱状,头较小,颜面垂直,有复眼一对,触角丝状细长,约为体长的1到工.5倍。前足胫节有听器,前翅前部具发音器——音锉和刮器,前翅狭长,前缘向下方倾斜,前翅侧区呈绿色,有褐色斑与条带。在绿色或褐色吱啦子中又都有前翅略长与略短者两种类型。雄虫体长32—35毫米,雌虫33~38毫米;雄虫前翅长27—33毫米,雌虫32—36毫米。体通常黄绿或黄褐色,前翅多具褐色斑点。触角着生于复眼间,近后头而远离唇基缝。头顶宽圆,其宽约为复眼间宽帅一半。前胸背板平坦,具不明显的前横沟,前胸腹板具2小刺。前翅发达,其顶端明显超过后足胫节的端部,后翅几乎与前翅等长。前足基节具明显的刺,胫节鼓膜器在内、外缘呈狭缝状, 背面具一外端刺。各足第一二跗节侧面具纵沟,后足第一跗节下侧具垫片。雄性肛上板端部圆弧状,雄性肛上板端部钝圆。雄性尾须基部较宽,近中部具一较大内齿,端部之半很窄,雌性尾须呈长圆锥状。雄性下生殖板后缘中央具三角状凹口,尾针呈长圆柱状;雌性下生殖板后缘中央具宽圆形凹口,产卵办较长,略向下弯曲。

鸣 声 鸣声“吱啦……”直声单调

护 理 吱啦子是我国北方能飞善鸣的一种北方鸣虫,很早就为人们发现,明清到现在北京、天津、保定、承德等地都有人养吱啦子,但规模与人数远不如养蝈蝈。北方5—6月份就有农民进城来卖,冒充蝈蝈。因为北方山区平原蝈蝈产地早期捉到者多为吱啦子。形似蝈蝈而叫声与蝈蝈不同,鸣声细直而单调,但亦能点缀夏天气氛。吱啦子选择也应选个大体壮、须全、色艳,鸣声洪亮者为佳,颜色上也有碧绿、嫩绿、黄褐、红褐之分,以碧绿与紫红为贵。吱啦子生于北方干旱区,生命力很强,一般放于笼内,饲养方法与蝈蝈同,耐干旱,杂食性。很容易养。

fendic 发表于 2015-3-7 09:39:57

野生的,不知叫声如何

玫瑰与枪 发表于 2015-3-7 12:26:07

蝗虫灾

16508563 发表于 2015-3-7 22:19:37

引用第17楼独自上路于2015-03-06 23:28发表的:
拉丁学名 :psocleis ussuriensis

中文学名 :乌苏里鸣螽

繁殖方式 :卵生
.......

准确 详尽 专业 感谢分享

蒙古刀 发表于 2015-3-8 16:43:22

吱拉子

4321 发表于 2015-3-9 01:39:04

蝗虫和螽斯是2个科目蚂蚱通常指的是蝗虫吱拉子属于螽斯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2010年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见到的蝈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