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编】大黄蛉养蛉经验
至于现在所谓的叉口蛉,在我的脑海里根本不存在,更不想搞清楚。我也不在乎什么冬黄蛉,我觉得没这个必要去强调,我说的有点主观。当然,现今社会是个个性张扬的时代,能娱乐自己,娱乐大家,我想会创造出互动的愉悦和认可!(人说玩什么都要玩出境界,但我更享受过程。) 我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知不觉都已说了这么多了,只一点点感受和心得。希望大家玩虫的同时都能总结出一套属于并适合自己的好经验,不仅享受这小精灵所带给我们的愉悦,更分享彼此的快乐!大黄蛉,一直受到广大鸣虫爱好者的青睐,那么怎样才能挑选到一只满意的人工大黄蛉呢,下面,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要辨别它是否为混杂在人工虫里的野生老虫
1.看脚势野生大黄蛉已经老了,两条大腿会分得很开,而人工的新虫还年轻,所以两条大腿会夹得比较紧。
2.看颜色人工虫的虫体会有点发绿色,看脖子底下子更加明显(这是跟虫吃的食物有关,买回家养养,绿颜色会逐渐退去);而野生虫脖子底下一般是淡黄色.
3.听虫鸣叫人工虫很嫩,大多数尚未开叫.部分开叫的,叫声也不会很溜,总是断断续续;而野生虫声音已经定型,叫口很勤,叫声很溜.
4.观察虫在盒内的活动情况野生虫,虽然被关在盒子里静养了几个月,但野性尚存,很好动,大多会在盒子里爬来爬去;而人工虫自小就是在人工的静养下长大的,比较好静。
接下来我们开始挑选:
要挑项宽的,鸣翅与身体要等长,有些JS会把虫给饿一段时间,然后喂它们吃稀饭,此时的虫会因饥饿而狂吃,虫体会被撑得很大,然后JS就骗消费者说是大虫,从而卖个好价钱,这种虫买回家没多长时间,肚子还是会变小.虫的肉身要饱满,鸣翅与肉身包扎要紧,这种虫叫起来明显有劲,反之,鸣翅与肉身包扎不紧的,叫出来是“嚓嚓”声,明显走音.虫的两根尾须要自然分开,遇到两根尾须夹紧,弯曲的弃之不选.论品像,六肢齐全(爪花也不能少,所以买的时候要看仔细了).喜欢赏虫的虫友选虫当然虫须越长越好,要等长,顶须(须头很尖,稍微带点弯),尾枪也要齐全.还有一点有些人挑虫时往往不会注意,等挑回家仔细观察才发现问题.就是在虫嘴周围那四个小探须.
说到了虫盒,我就啰唆几句。从发音上来看,XY盒,竹盒与有机盒都是不错的,虫音显得较有弹性,能发挥出大黄蛉的鸣声特点。而木质盒在这点上就稍逊一筹,略显闷了一些。从玩赏收藏角度上看,当然首推XY盒,与XY盒的高昂价格相比,竹盒,木质盒与有机盒更有市场,更具实用性。我个人喜欢用有机与木质的虫盒,在这里顺便说一下木质盒。
木质盒采用较多的有紫檀,红木,乌木,花梨木等木材,其中紫檀较为名贵,而被专家认定的只有一种,叫做“檀香紫檀”的为上品,也就是我们所俗称的“小叶紫檀”,原产地在印度,木色为紫黑色,部分略带黄褐色属正常,木纹细腻较暗。还有一种叫“大叶紫檀”,颜色为深紫褐色,木纹明显,较直且粗,与“小叶紫檀”不是一个档次。
普通红木的虫盒是最多的,当然也要分老红木与新红木。乌木也称“阴沉木”,因其稀少而格外珍贵,要注意“黑檀”是有别于乌木的,产地也不同。这两种木质均色泽自然细腻,黑中透亮,给人以独特尊贵的感觉。
花梨木亦有老花梨与新花梨之分,从木质上比较,老花梨更为坚硬,从产地来说,以印度产花梨木为上品,这里要说明的是老花梨就是以前说的“黄花梨”,学名是“降香黄檀”,产地为中国南方和越南一带,目前在国内此树种极少,其木色有别于前面几种木材,呈金黄色,木纹以起伏多变为好,盘的时间久了,随着颜色的变化会更漂亮。
总的来说,现在国内很多产品的用材靠进口填补包括虫盒,而以前做虫盒的木材是有人到民间走街窜巷收购得来的,多为破旧家具,门窗和老式建筑房料等,现在的木材多为新料。注意这些都属于高密度硬木材,把玩以上各类材质的虫盒时尽量避免撞击,以免发生崩裂。(玩虫具要量力而为,不要随意跟风,再说好东西太多了,玩不过来也跟不上去,俗话说的好:\"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必太过在意,知足常乐!) 谢谢分享
友情提醒:照片不是我们所说的安徽大黄,应该是北美的一种黄蛉 是spring trig , Anaxipha n. sp. G TJW
http://entomology.ifas.ufl.edu/walker/buzz/632pm2funk.htm 哪里转来的,写的不错。 这膀型很个性的······ 写的不错。 谢谢提醒,图片已经调整! 确实是个真心玩虫的人。 写的很好,大家感受相同.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