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虫食讨论、交流帖
开这个帖子就是想让大家交流一下自己制作虫食的经验与做法,并讨论困惑,取长补短,在交流中能够造福虫友。我先说下我的吧,我只会做油葫芦食,其实没有什么秘密,就是安记店里的做法,玉米面、豆面、小米面等等面用开水拌匀蒸熟,胡萝卜煮熟,成虫稍微加点熟蛋黄,幼虫就加煮熟的羊肝或猪肝。这些熟料全部捏碎充分搅拌在一起,加水和成厚浆糊状。平时压扁冷藏,用时掰一小块化冻垫在胡萝卜片上喂食。
先说下效果吧,的确像安师傅说的,成虫之后尽量喂素的,寿命长而且性欲又不过旺,苍老的慢。用这种食油葫芦都能活4个月以上,而且鸣叫到生命的最后。我也用过这种食喂捉的野生竹蛉,别人都说第一代竹蛉寿命不长,但用这个喂的第一代竹蛉从6月一直活到了9月。
再说下困惑:1、安师傅说做这种食是把各种面蒸熟的,但是实际操作中,蒸面会形成一个个的面块,外面熟了里面还没熟透,像小馒头似的。不知道各位虫友是怎么做熟的?
2、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就是虫拉稀的问题,当然不是严重拉稀,但会经常有一滩滩的,不能保证粪便是颗粒状的。看到别的虫友喂油葫芦都是干净又大粒的便便,羡慕啊。
3、这种食保证虫的生存和健康是没有问题,但是显得太“朴实无华”了,不能出好虫子。看到过说在幼虫期的食里加骨粉,可以增加膀筋厚度,不知道有没有试过的?
最后就是这种食有的虫爱吃,有的不爱吃,有的还喜欢把食拖到水盂里,不知道为什么。怎样做才能让虫爱吃食呢?
抛砖引玉,希望各位虫友能介绍一下制作虫食的“独门秘方”,交流经验,让我们的青鸟真正成为造福大家的青鸟。 我也正为这事头疼呢。。
喂得是小米+玉米渣熬成的粥,捣成糊,放冰箱,喂得时候取出一小碗,然后倒入开水,过一会把水倒掉,再用纸巾吸走大部分的水分,搅拌开来,喂食。
目测粥已经很厚,纸巾基本吸不出什么水分了,然后装在食盆里喂。
可是,即便如此,黑虫吃了还是拉稀,大便不成形,一滩一滩很厉害,吃的很多,而且几只都是这样,不是个别现象。
头疼啊,郁闷
陪楼主一起等高手指点。 我的传统黑虫食:黄.黑豆,胡萝卜煮烂去皮,小米和粘小米蒸熟,一同捣烂,舖薄放入保鲜袋冷冻,喂时掰一小块自然化冻即可。后期可适当加些许蛋黄.蟹肉。多年来一直用此方。(自己动手感觉不错) 大侠好讲究。
泡饭、白粥飘过 这个问题我觉得得区别看待,普通玩家没必要搞的太复杂。
份家而言,饲料一般都很讲究,那是因为若虫期是增强体质,摄入营养的关键阶段,所以会在配方上多添加秘方荤食。
普通玩家,虫到手时已经是个成虫,这时候虫体优劣基本已成定式,频繁的换菜单加荤食往往更容易催老,所以稳定的素食是最佳方案(单一泡饭,胡萝卜等喂食很多品种经实践都能取得不错的寿命),只有虫进入衰老期才适当添加荤食。
所以我的建议是一般人玩成虫没必要去折腾这些,一天一换就好了。自制虫食,侧重点不是怎么提高营养,而是怎么方便,易于保存久不变质才是正解。
再来回答下你的3个问题:
1.每家有每家的作法,因虫,虫龄阶段而异。我个人觉得要讲究的话,最好的饲料制作不是放冰箱的传统手法,你可以拿着你自己的配方,去找专门做饲料的地方加工一下,那种颗粒状的饲料,保存时间是最久的,但是花费会相对高些。
2.偶尔拉稀没什么问题,虫水喝多了就会这样,谁也不能保证拉出来的一直是干的。最佳的方案是水,饲料彻底分离,当然这个饲料是干的。这样既不容易变质,也会少拉稀,保持环境干净,减少打理次数。
3.前面说了,份虫跟养虫不是互通的。在做饲料前,想清楚自己是拿来份虫还是养虫用的。有的吃有的不爱吃的问题,除去品种不同的差异,就是个体差异,无需介怀。把食物拖到水盂里或者将土渣盖在食缸上,都是地栖虫的表现,所以说最好是二者彻底分离,办法还是有的。 值得学习,我一直泡馒头的飘过。 我是陆龟饲料丢一颗,别的不知道但是肯定不拉稀。 泡饭南瓜即可 虫子挑的好比喂食重要多了 引用第3楼色一先生于2014-10-02 10:10发表的:
大侠好讲究。
泡饭、白粥飘过
顶泡饭的。我长期泡饭。有玉米就吃一粒。啥都没有就冰箱胡萝卜水一烫就吃。 请搜索“黄褐油葫芦(Teleogryllus+derelictus)人工饲料的研究”一文。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