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爱鸟入新笼的后期调整
每个爱鸟之人,都有心中所爱,鸟类万千,各好各的口。爱鸟不分新和老,只要进了新笼,换了格局,都会出现不适应、不规矩的现象。比如:站缸、仰头、爬笼、甩食、下底等等问题。鸟换了新的笼子,由于新的格局,需要鸟重新适应笼子,鸟不管人看着是否舒服,也就会出现很多毛病,诸多问题体现出一个问题就是服笼不好,如果任之随意,日久难更改,遇到上述问题,就是兵来将挡的做法,调整的过程是在不断观察和琢磨对策的前提下进行的。下面,说说我的处理方法。
站缸。缸子口的高度要等于或者低于栖息棍,这样可以避免站缸,因为鸟都喜欢站在高处。有的鸟站的倒还雅致,粪便不往栖息棍上排,也不污染缸子,就不需要特殊管理了,否则,就需要在缸子上方加小葫芦,使缸子上面有东西,迫使鸟站不上去。
仰头。仰头鸟进笼子,一般喜欢倒挂在笼顶爬,或者翻跟头。尤其是山雀类的鸟。笼子上面加双盖,里外都加,几次之后就会板过来。爬笼。爬笼主要是鸟想出来,象逃生,是反生的表现,老野鸟在迁徙的季节最容易犯这个病,没有好的办法,就是多盘,或者加全罩,闷几天再说。
甩食。既然甩就说明食有问题。如果是粮食的饲料,最好是开料理机进行混合粉碎,给面的就可以了,如果是颗粒的饲料,那就擀成面子,就可以了,要是面的也甩,那就换成颗粒的,总之,总会有办法应付的。饲料中可适当填加点脂肪和蛋白质成分也可以有效解决。
下底。这个没什么办法,除了画眉可以下底之外,最好的做法就是拉鱼线,一根笼条一根线,用钳子辅助拉紧,就可以了,时间长了,板过来下底毛病,即使拆开线也无大碍。也可以就加一个栖息棍,鸟即使蹦下来,也不至于踩到粪便。下底可以导致鸟爪污染糜烂缺失。
伤尾。看鸟蹦笼条上身体是不是垂直的,如果垂直就伤尾,几天尾巴就磨没了。一般鸟老了或者稳了就会缓解,可以在鸟蹦起抓的笼子横框处,以此为基点,弄上一圈布或者来回插上纸条,有意提升横框高度,使鸟难以抓住横框。也可以加双栖息棍。看鸟大小,有的鸟大笼小,就一个栖息棍便棍。缸子的距离要考虑到鸟的肛门位置,使鸟排便,而粪便到不了缸子上为准,一般以栖息棍开始数3个笼条。 感谢经验分享,继续努力,更上一层楼远握! 学习学习谢谢分享 学习,谢谢分享! 学习了解一个 感谢经验分享, 了解了解。 知识贴。学习一下。 学习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