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名人录之——张九钺
张九钺(公元一七二一年至一八〇三年)
张九钺,宇度西,号紫岘、陶园,长沙府属湘潭人,是清代中叶一位颇负盛名的诗人与戏曲作家。生于清圣祖康熙六十年,卒于仁宗嘉庆八年,年八十三岁。生有异禀,七岁能诗,九岁通《十三经》及史监大略。乾隆二十七年,(公元一七六二年)顺天乡试举人。历宰南丰、峡江(乾隆30年7月到任至32年,即公元1765年至1767年。)、南昌,以母忧归。服阕,历保昌、海阳等县,所至有治声。寻以海阳案牵连落职,遍游嵩、洛、偃、巩间。举生平磊落抑塞之气,一泄之于诗。毕沅重其名,迎之节署,集名流为东坡生日修祀。酒再巡,九钺援笔为长歌,四座叹服。晚归湘潭,主昭潭书院。九钺诗文宏博,才名震一时。诗学太白,得其真气,落想浩然。年十三,登采石矶赋长歌,人呼为太白后身。又尝为良乡居民贾户作凯旋牓帖千余纸,一夕而就。所著有《陶园文集》八卷,《诗集》二卷,《诗余》一卷,《历代诗话》四卷,及《晋南随笔》、《峡江志》、《偃师志》、《永宁志》、《巩县志》,均《清史列传》并行于世。
后人誉张九钺为“诗老”,称其诗是乾隆时一大宗,甚至把他和屈原、李东阳并提,推崇为“楚中骚雅才”。他创作的传奇杂剧《六如亭》也被人们视作“奇文”,是一部较有影响的戏曲作品。
张九钺的一生带有传奇色彩。他少年聪慧,7岁能诗文,12岁补弟子员,少有诗才,13岁时与兄长张九钧游采石矶,登太白楼,作《登采石谪仙楼放歌》,其中云:“乾坤浩荡日月白,中有斯人客不得。空携骏马五花裘,调笑风尘二千石。……自从大雅久沉沦,独立寥寥今古春。待公不来我亦去,楼影萧萧愁杀人。”这首诗当时就被江南人士竞相传抄,并呼张九钺为“仙才”,“太白后身”。
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张九钺到苏州,代虎邱歌师作《四时景·新水令》词,盛传于江浙。后在京都,又恰逢朝廷行郊礼庆贺征西大军胜利班师,他应商贾请求,一日一夜挥就凯旋榜贴几千张,才名轰动一时。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张九钺中举人,第二年连捷进士。之后他任过南昌、海阳等地知县,漫游四方。 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返乡途中经过武昌,湖广总督毕沅在苏东坡生日聚集名流赋诗。他即席提笔作歌:
“君生终忍弃,世人皆欲杀。天因万古生兹才,胡为命官置之于磨蝎。恍林不终庐,楚颂亭不得居。鞭鸾笞风渺渺去,谁其能问生之初。”“醉休赋《定风波》,醒不待春梦婆。影泡电露一瞬耳,雪泥鸿爪皆前过。”
这首歌引得四座惊叹,被评为这次聚会的压卷之作。
张九钺诗文的风格与他的一生经历有关。传说他6岁时,由父亲携带一起到南岳衡山拜佛,衡山毗庐洞寺僧说他的相貌酷似寺中已圆寂的师父,并出句“心通白藕”要他对句。张九钺立即回答“舌涌青莲”,众寺僧诧异6岁儿童竟能有如此才气禅意,都顶礼膜拜,称他是师父转身。此后,张九钺时常与僧人道士交往,并注意研习佛道经籍,因而他的诗文带有佛道飘逸之气,人称“仙气”,他的戏曲创作也被称为“禅曲”。
张九钺少年成名,才思敏捷,却怀才不遇,一生郁郁不得志,所以诗文中又包含郁愤不平之气。他在《裴慎斋琴余草序》一文中愤慨地说:“余尝谓吾辈风雨孤灯,研钻数十年,稍得绾一绶,思可展夙负。顾俯首低眉,挽马挝,随老革。而贪者浚之,忌者排之,暴者甚至欲杀之。吁,亦危矣!”这种郁愤之气与飘逸的禅意既矛盾又统一地反映在张九钺的诗文中,其根源就是他那坎坷不平的人生之路。
张九钺是著名诗人,也是一位杰出的戏曲作家,他一生所作有杂剧2种:《四弦词》、《竹枝缘》,传奇有3种:《双虹碧》、《红蕖记》、《六如亭》。其中以《六如亭》成就最高,它取材于宋代元年间,苏东坡被贬惠州、儋州的这一段生活经历,抨击了当时统治者的黑暗腐朽,真实地写出了大诗人苏东坡的奇文大节,表现了诗人晚年达观的个性,宽广的胸怀,与民众在生活上、思想上的紧密联系。对诗人在逆境中奇文高节、真情实感的描叙,有许多动人之处。剧中还曲折生动地刻画了苏东坡与王朝云、温超超之间真挚的情爱。王朝云万里伴随,相依为命,以分解丈夫的劳愁;温超超立志“要做天下第一奇女子,要配古今第一大才人”,自定终身,最后又以死殉情,情节催人泪下,寄托着作者对美好生活、坚贞爱情的理想。《六如亭》曲文的风格典雅华丽,而剧中的一些下层人民,如酒保、田夫、农妇的辞语又比较通顺俚俗,突出了人物性格,很多曲文流畅自然,富有诗意,具有感人的力量,因而被称作“奇文”、“奇曲”,影响了后世的戏曲创作。
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张九钺反归故乡,先后主持澧阳书院、昭潭书院讲习, l1年后,83岁高龄的张九钺留下数十卷诗文戏曲去世。有学者在他逝世后评论道:“先生之诗,腾天潜渊,阳开阴阖,性灵清洒,才气磅礴。”也算是对诗人作了一个大致的评价。
(以上图片与文字摘自网络,百度搜索引擎“张九钺”的相关资料) 首席欣赏湖南大文豪~~张九钺。 欣赏湖南大文豪~~张九钺。 了解一下 学习了 学习了解湖南名人录一一张九钺、谢谢分享。 来学习。 拜读学习 好好看看 学习了解一个!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