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爷 发表于 2014-8-4 16:48:56

唉我们的存在,却容不下小虫子了

dy1dy2 发表于 2014-8-4 17:58:01

不错的野采 欣赏了

草堂虫语 发表于 2014-8-5 12:57:20

铁蝈蝈

icbc 发表于 2014-8-5 14:07:53

欣赏了。

清和月 发表于 2014-8-5 16:32:12

好文章,好野采啊。。。

海上虫痴 发表于 2014-8-5 22:27:31

祝愿 一切安好

希望 今年再看到老哥孵化的 冬蝈蝈

海外蝈王 发表于 2014-8-5 22:27:38

引用第23楼宸宸宸于2014-07-31 09:30发表的:

牋 我野采的地方早已物是人非,变化非常的大,早先果园里还有不少蝈蝈牋现在因为打药一个都没有了,河道看样子是要改造,一旦改造以后基本就完蛋了。我现在每年会带一次自己份的蝈蝈放归野外,从哪里来再还回哪里去,取之于此,还之于此,能做的也仅此而已。至于您所说的我觉得还是有难处的。蝈蝈的生存有他特定的环境,山、水、沙质土壤,荆条,酸枣,这些东西不大好模拟的,棚养的环境出不来带着大山精华的野生蝈蝈,充其量算是半人工的产物,除非是包一块山,这个有点大了。


谢谢您的回帖!

您的文笔很好。记得去年一篇野采中有一句:“想那满山遍野的蝈蝈渐渐消失在秋日里,又是一年过去了。”用这种手法形容时间的流逝,真是绝了!可能会成为千古绝句。

海外蝈王 发表于 2014-8-5 22:28:33

北京附近野采蝈蝈确实很不乐观,但不乐观的程度还有争议,所以考虑要做一次全面的蝈蝈资源靠察,摸清底细,并写一个详尽的考察报告。但是因为有很多地方要去,可能一两年时间都不够。而且这也是抽样调查,能抽样的地方都是通公路的地方。而公路不容易到的地方可能蝈蝈要多得多,所以除非能飞,要摸清底细并不容易。

另外想谈一谈野生蝈蝈生存所需的环境,说的不对还请见谅。

个人认为一般无公害的平原庄稼地就很适合蝈蝈生存,特别是黄豆地。

据老一辈人说,在近几十年前,广阔的华北平原就是一片蝈蝈的乐土,种群密度远比现在产蝈蝈的山区高得多。
但现在这个地区蝈蝈已经基本完全消失了,农药的使用可能还是主要因素。

所以我不太同意蝈蝈是山之精灵的说法。只是因为人类活动,它们的踪迹已经退缩到人类活动相对较弱的山区了。可以说,大山是蝈蝈们最后的避护所。而且超过一定的海拔(可能在1500米左右吧),它们就无法生存了。个体大小也根海拔高度成反相关的关系,高度越低,个头也越大,越高,个头也越小。

在我的头像上写了一句:“巍巍太行山,心中的圣地”就是因为太行山地区地形崎岖,人类活动相对较弱,就成为蝈蝈们最重要的一个庇护所了。

网上查了一下,黄豆原产地在东亚地区,所以对蝈蝈来说也是一种原生的植物。适合程度并不亚于荆条,酸枣。

宸宸宸 发表于 2014-8-7 10:22:18

回 57楼(海外蝈王) 的帖子

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的,只有山区那种紫荆花,砂石质的水土才有条件养育最优质的铁蝈蝈,平原确实有蝈蝈,但山区的蝈蝈和平原蝈蝈还是不能同日而语,这么说吧,野生的蝈蝈精气神和人工的没法比的,那种感觉说不出来的,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野生蝈蝈甚至都略带一点药味,荆条蒿草混杂的味道,冬天玩的铁蝈蝈原种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换句话说,有山才有铁蝈蝈,真的。

mjg111 发表于 2014-8-7 10:43:54

O(∩_∩)O~玩的开心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2014年的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