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灵悲歌
歌声婉转美妙的百灵鸟,象征着吉祥、智慧和幸福,深受草原人民的喜爱。如今,笼子里的百灵鸟越来越多,人类疯狂的索取在吞噬着鸟儿的生命和家园。面对正在变得
寂静的草原,人们开始呼唤———
谁把黑手伸向百灵鸟
有一首歌这样唱:“百灵鸟双双地飞,是为了爱情来歌唱;大雁在草原上降落,是
为了寻找安乐。”
鸟儿是蒙古族许多歌曲中咏唱的对象,与花儿和牛、马、羊等一起,同草原形成一
个完美的世界。而独具灵性的百灵鸟,更因其歌声婉转美妙,被视为吉祥、智慧、幸福
的象征,尤其受到草原人民的喜爱。1983年,经有关部门批准,百灵鸟被定为内蒙古自
治区的区鸟。
美好的东西被撕毁,就是悲剧。现在,百灵鸟正面临着这样的悲剧命运。当人们发
现笼子里的百灵鸟越来越多的时候,草原开始变得寂静。那些可爱的百灵鸟哪里去了?
笼子里真的能笼住那么多鸣叫与婉转?人们开始呼唤保护这可怜的鸟儿。随着岁月的推
移,这种呼唤越来越响亮,震撼人心。的确,一个寂静的草原就是死亡的草原,而我们
需要的是鸟语花香的草原。
百灵鸟有很多种,在内蒙古草原就有凤头百灵、角百灵、沙百灵等,其中尤以蒙古
百灵为贵,笼养主要是蒙古百灵,所以一般我们说的百灵鸟就是指蒙古百灵。
百灵鸟体长约十八厘米,外表朴素。雄鸟的额部、头顶周围和后颈呈栗红色,头顶
中部为棕黄色,背部的羽毛大都呈土棕色,两翼黑褐色,外侧有白斑。它的喉部是白
色,胸部两侧有黑色斑块,腹部沙白色。雌百灵的外形与雄鸟相似,只是眼睛显得圆而
小,不如雄鸟明亮,额部和后颈呈黄色。雌鸟的栗色一般较浅淡而褐色较显著,胸侧黑
斑块不如雄鸟发达,黑斑不如雄鸟明显。
据有关专家介绍,百灵鸟是鸣禽中的佼佼者,其控制发声的鸣肌有4至9对,比其它
鸟的鸣肌多2至5对。而且每侧的鸣肌都可以各自单独收缩,所以发出的声音婉转而有旋
律。
另外,百灵鸟有着高超的仿声本领,可以学习其它动物的语言,不仅会模仿黄鹂、
喜鹊、杜鹃、燕子、麻雀、画眉、黄雀等鸟儿的鸣叫,还会学母鸡的咯咯声、鸭子的嘎
嘎声、猫的喵喵声、狗的汪汪声,甚至还会学婴儿的啼哭。好的百灵鸟还能把学到的叫
声串起来,引颈长鸣,甚是悦耳。
百灵鸟的这种特殊本领,使它很早就成为养鸟爱好者喜爱的笼鸟之一,一百多年前
就在国外享有盛名。近几年来,百灵鸟出口供不应求,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抢手笼鸟。国
内笼养百灵鸟的也越来越多,百灵鸟的价格由此水涨船高,南北方的价格差已经有七八
倍到十几倍。
利欲熏心,可以泯灭人的良知,捕猎者把黑手伸向可怜的百灵鸟。利益的驱动,更
使捕猎百灵鸟的行为愈演愈烈。就像象牙之于大象,麝香之于獐子,百灵鸟也终因自己
的独特之处,给自己引来了灭顶之灾。
捕猎者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下手。据内蒙古野生动物调查队的陈容伯介绍,捕鸟
者多是手里拿着木棍儿,在晚上出动“踩点”。走过之处有鸟儿受惊飞起,就在鸟飞起
处插一根棍儿。第二天天亮后再在插木棍儿的地方寻找,基本上都能找到鸟窝,而那些
惊飞的鸟儿多数是正在孵卵的雌鸟。
捕猎者从野外捕捉六七天大、眼睛尚未睁开的幼鸟,用绿豆粉和豌豆粉拌鸡蛋黄,
搓成条状颗粒,每天人工添食。10天以后饲料中逐渐加入稻米、谷子和昆虫等。等幼鸟
羽毛长齐后,即放入笼中驯养调教。百灵鸟幼雏因其进食非常严格,喂养十分困难,成
活率非常低。据锡林郭勒盟林业公安分局的刘振宇介绍,在笼中养活1只百灵鸟,要以20
只幼雏的生命作代价,成活率只有百分之五左右。若以今年自治区森林公安机关“保护
百灵鸟行动”开展一个半月清理收缴的一万五千余只百灵鸟估算,至少有三十多万只幼
雏为此丧失生命。而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锡盟一年内被非法捕猎、贩卖的百灵鸟
大约有十万只,有些鸟儿在收购和运输途中就已变成了残废,而那些被收缴的百灵鸟虽
然得到放生,但是这些经过家庭饲养的鸟儿,捕捉食物的能力已大大减弱,放生后存活
率究竟有多大,无人能知。
因为“市场的需求”,也有人开始在冬季用一种大网捕捉成鸟。据刘振宇介绍,这
种大网有两米多宽,三四米长,用一根三米多高的杆子撑起来,下面放上食物,或在网
上粘几只百灵鸟。由于百灵鸟的群体意识很强,当粘在网上的百灵鸟高声鸣叫时,就能
召唤来好多百灵鸟。这时,套鸟者拉倒竹竿,大网就将飞来的鸟儿扣在网下,有时一网
就是上百只。这些个性倔强的鸟儿,或疯狂撞击鸟笼,或绝食而亡,最后活下来的寥寥
无几。尴尬的保护 尴尬的法
百灵鸟在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区鸟之后,有关部门也出台了相关的规定,如不准捕
猎,不准掏鸟蛋等,但因为没有专门的队伍,保护有时也只是流于口头。1992年,自治
区林业公安队伍成立,百灵鸟的保护才真正开展起来。到1996年,保护与盗猎的斗争越
来越激烈。
在锡林郭勒草原,收购一只鸟儿的价格是五到七元,而运到不远的专门收购百灵鸟
的“集散地”———河北省沽源县北滩村,就可卖到十五六元。据说再往南运,可卖到
七八十元。在北京的鸟市,记者得知成鸟的价格是一百五十元左右,小鸟则可卖到三百
多元,而驯养好的雄鸟最高可卖到一千四五百元。今年,一个鸟贩子花4000元买了一只
白色百灵鸟,又以8000元的价格卖出。
这百分之几百的利润,让一些人疯狂捕猎,甚至铤而走险。今年7月11日,一辆装有
百灵鸟的捷达轿车在经过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林业公安分局设置的堵卡站时,竟不顾林业
公安人员的示意和人身安全,强行闯卡,正蓝旗和正镶白旗两旗林业公安协同作战,经
过两个多小时的追赶才将鸟贩子抓获,在车上查到了810只百灵鸟。
刘振宇告诉记者,近几年,他们在锡林郭勒草原的南部设卡堵截,在北部草原巡逻
清查,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百灵鸟的捕猎和偷运行为,但捕猎者和鸟贩子的行动也越来越
诡秘。
过去捕猎者把小鸟集中起来喂养,而现在,因为管理和打击力度越来越大,他们便
把捕来的小鸟装在鸟笼里,在野地里挖洞,把鸟笼分别藏在洞里喂养,或搭一小帐篷,
放在帐篷里喂养,或分散在各家里喂养,以躲避清查打击。而鸟贩子为了逃避关卡,租
用多辆汽车过关,前面的车用来探路,发现堵卡便用手机通知后面的车辆绕行。草原上
便道多,汽车随处可走,而林业公安机关自身的力量毕竟还非常薄弱,不可能全方位全
天候进行堵卡。
另外,由于经费短缺,林业公安的装备也非常落后,有些鸟贩子雇用好车拉鸟,林
业公安的车很难追得上。去年还发生过林业公安的汽车被鸟贩子的车别到了公路下,干
警全部受伤的情况。
“保护百灵鸟行动”还遭遇了法律上的尴尬。因为没有什么保护百灵鸟的法律法
规,所以执法时常常面临法无所据的困惑。刘振宇说,百灵鸟属于非重点保护动物,去
年8月25日才上了“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大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
录”,而即使上了国家名录,参照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处罚起来也仅仅是处以
猎获物价值8倍以下的罚款,无猎获物则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根本起不到震慑作用。
刘振宇还担心,仅仅在内蒙古进行打击,也不可能彻底遏制盗猎盗卖行为。他说,
我们这里清查拦截,可一出内蒙古地区就没人管了,这样的环
境非常不利于百灵鸟的保护。确实,一边是灯笼火把地清查打击,一边是热闹非凡
的鸟儿集散地。在都市,老年人手提鸟笼颐养天年,几乎成了公园绿地的一道风景。城
市的鸟市,各种鸟儿应有尽有,专门捕鸟的大网也堂而皇之地在出售。报纸电视还在办
养鸟的栏目,甚至有人还在撰文用百灵鸟换外汇……我们该怎样面对百灵鸟保护中的这
些尴尬
百灵鸟为什么越来越少
在锡林郭勒草原,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草原变得寂静了。一位常年在东乌旗工作的
同志告诉记者,过去这草滩里一群一群的都是百灵鸟,乌珠穆沁草原真的是鸟语花香,
而今呢?却是蝗虫遍野。
陈容伯告诉记者,乱捕乱猎固然是百灵鸟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人类对自然的
盲目索取,造成的局部环境恶化,引发的自然灾害,才是百灵鸟减少的更为重要的原
因。
蒙古百灵主要分布在典型草原和荒漠化草原,即内蒙古北部西起乌拉特中旗东至呼
伦贝尔草原地区,植被组成以多年生草本植物针茅和羊草为主。百灵鸟就在这样的草原
植被中筑巢,巢由杂草构成,置于草丛中地面凹处,固执的百灵鸟决不在与草原相接壤
的草原荒漠地带筑巢。
由于以前没有统计,所以无法对百灵鸟的种群数量作纵向比照,现在只能一方面从
主观感觉上判断,另一方面根据它生活范围的变化来推断。陈容伯告诉记者,过去百灵
鸟生活的区域要比现在大得多,呼市武川县的北部,乌盟的四子王旗、商都县,锡盟的
正镶白旗、太仆寺旗、多伦县,甚至河北省北部的一些地区,都曾是蒙古百灵生活的区
域,而现在这些地方的自然环境已发生了明显变化,百灵鸟的生活区域已经大大缩小,
它们的群体集中分布在东乌旗、西乌旗和科尔沁草原北部地区,只有在冬季北部降下大
雪后,才有部分百灵鸟近距离地迁徙到稍南的地方。
种群在一定区域生存也有个密度,就像我们常说的载畜量,密度太大便容易闹瘟
疫,或是弱者在强者的撵赶下无法生存。从这个意义上讲,蒙古百灵的数量无疑大幅度
地减少了。而造成蒙古百灵生存空间减
少的重要原因,就是人类活动的增加,人进鸟退。
乌兰察布草原曾是内蒙古的四大草原之一,其生态环境适合于百灵鸟生存繁衍。然
而,从上个世纪初开始,人类的活动逐渐增多,一批批逃荒者进入乌兰察布,经过半个
多世纪,终于把一个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变成了贫瘠退化的农业耕作区。而蒙古
百灵是以植物的嫩叶、茎、草籽及虫子为食,草原的消失致使它们赖以生存的食物逐渐
减少,而且人类频繁的农耕活动本身也使它们丧失了筑巢的地方和安全的感觉,最后,
这些种群不得不绝望地走向草原深处,成了“生态难民”。
而今,锡林郭勒草原也早已风光不再,连续3年的干旱和超载过牧使草原元气大伤。
去年,内蒙古人还有心情去数春天的沙尘暴有多少次,而今年,元月1日前后就是一场侵
财夺命的雪尘暴,到了本应是草原最美季节的8月,锡林郭勒草原中西部的乌珠穆沁草原
还在刮着遮天蔽日的沙尘暴。2001年到底刮了多少次沙尘暴,人们产生了一种习以为常
的淡漠。
前不久,记者从锡林浩特乘机返回呼和浩特,一路上,记者的眼睛始终盯着那块曾
令多少人向往的大草原。然而,大草原的美丽风光不见了,风吹出的沙塬地貌已经代替
了那诱人的绿色。
人们注意到了在百灵鸟的繁殖季节,正是蝗虫大量繁衍的时候,百灵鸟为了补充体
能,每天要吃大量的虫子,它们喂哺幼雏,也主要是以虫子为主,所以人们认为百灵鸟
抑制了蝗虫灾害,保护了草原。但是,如果草原上连草都不长了,哪来草叶、嫩茎、草
籽?哪来百灵鸟
人类在毁掉谁的家园
何止百灵鸟的命运多舛,其它动物也面临着相同的命运。据陈容伯介绍,典型草原
上的代表动物鸟类有蒙古百灵、云雀和大鸨,猛禽类有金雕、草原雕、凤头蜂鹰、鸢、
猎隼、胡兀鹫,犬科的有狼、豺,猫科的有灵猫、猞猁、兔狲,鼠科的有黄鼠、田鼠、
野兔,此外还有黄羊,这样一个庞大的家族目前面临的是相同的境遇。
猛禽,曾是锡林郭勒草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它们昂立在高岗上、电杆顶、树桩
上,君临一方,傲然四顾,或展开羽翼,扶摇九天。1985年到1990年,内蒙古野生动物
调查队搞生物调查时,在锡林郭勒盟的公路两边还能看到这样的景象。而10年后再次调
查时这种景象已不复存在。
据称在锡林郭勒草原上,有不少远道而来的人专门打猛禽,这些人似乎很有钱,开
的全是好车,车牌几乎都是京A,当地人戏称“京尖”(扑克中的A),这些人很“厉
害”,你把他扣了,他一个电话就能打到盟里、自治区或北京,很快就得放人。而他们
猎杀雕的目的只是做标本。
大鸨是草原上最大的鸟,也成了盗猎者猎杀的对象。大鸨生活在比较湿润的草原地
带,因体形大,它起飞时助跑的时间较长,盗猎者就在这一时间里向大鸨开火。据说大
鸨的油脂是最好的护肤品,是许多高级化妆品中的重要成分。大鸨的生命就这样被
“搽”在了人们的脸上。
事实上,所有的野生动物都面临着同样的威胁,它们在面对人类猎杀的同时,也面
临着家园被人类占领的厄运,而后者对于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以及生死存亡威胁更大。
内蒙古以黄羊命名的地方很多,有黄羊镇,黄羊滩,黄羊沟……陈容伯说,在五六
十年代,冬季时黄羊能迁徙到阴山北麓,而今,只有在边境线三十公里以内的地方才能
看到零星的黄羊,过去那种成千上万只黄羊在草原上奔跑的壮观景象已彻底消失了。
陈容伯说,一种野生动物种群发生变化,就可能导致其他野生动物种群发生变化。
比如狼,它的主要食物是黄羊、野兔、老鼠,而黄羊等动物的减少,使狼的食物减少,
这就造成了两个结果:一是因为食物链受到影响,狼的种群数量自然减少;二是本不袭
击家羊的狼为了生存开始频繁袭击家羊,因而招致人类的攻击。
黄羊也是金雕的主要食物之一,金雕数量的减少无疑也有食物链断档的原因。一位
常年活动在内蒙古牧区的摄影家告诉记者,这些神勇的被草原牧民尊崇的动物,近些年
秉性大变,一度向人类宣战,或俯冲而下抓向牧民,或抓起石头砸向牧民。为此,一些
地方不得不组成了打雕队,向人们膜拜的“神物”宣战。
生存也导致了一些动物的怪异现象。因为干旱无草,锡盟的一些牧民在宰杀的羊胃
里竟发现了还没有消化的老鼠和蝗虫,还有老鼠咬伤咬死成羊的事情。真不知将来这些
动物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异。
人进鸟退,人进雕退,人进黄羊退,人进狼退,而人类的盲目活动和索取导致生态
的日趋恶化,在破坏了鸟儿、雕儿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的同时,其实也在毁灭着自己的家
园。
百灵悲歌
歌声婉转美妙的百灵鸟,象征着吉祥、智慧和幸福,深受草原人民的喜爱。如今,笼子里的百灵鸟越来越多,人类疯狂的索取在吞噬着鸟儿的生命和家园。面对正在变得
寂静的草原,人们开始呼唤———
谁把黑手伸向百灵鸟
有一首歌这样唱:“百灵鸟双双地飞,是为了爱情来歌唱;大雁在草原上降落,是
为了寻找安乐。”
鸟儿是蒙古族许多歌曲中咏唱的对象,与花儿和牛、马、羊等一起,同草原形成一
个完美的世界。而独具灵性的百灵鸟,更因其歌声婉转美妙,被视为吉祥、智慧、幸福
的象征,尤其受到草原人民的喜爱。1983年,经有关部门批准,百灵鸟被定为内蒙古自
治区的区鸟。
美好的东西被撕毁,就是悲剧。现在,百灵鸟正面临着这样的悲剧命运。当人们发
现笼子里的百灵鸟越来越多的时候,草原开始变得寂静。那些可爱的百灵鸟哪里去了?
笼子里真的能笼住那么多鸣叫与婉转?人们开始呼唤保护这可怜的鸟儿。随着岁月的推
移,这种呼唤越来越响亮,震撼人心。的确,一个寂静的草原就是死亡的草原,而我们
需要的是鸟语花香的草原。
百灵鸟有很多种,在内蒙古草原就有凤头百灵、角百灵、沙百灵等,其中尤以蒙古
百灵为贵,笼养主要是蒙古百灵,所以一般我们说的百灵鸟就是指蒙古百灵。
百灵鸟体长约十八厘米,外表朴素。雄鸟的额部、头顶周围和后颈呈栗红色,头顶
中部为棕黄色,背部的羽毛大都呈土棕色,两翼黑褐色,外侧有白斑。它的喉部是白
色,胸部两侧有黑色斑块,腹部沙白色。雌百灵的外形与雄鸟相似,只是眼睛显得圆而
小,不如雄鸟明亮,额部和后颈呈黄色。雌鸟的栗色一般较浅淡而褐色较显著,胸侧黑
斑块不如雄鸟发达,黑斑不如雄鸟明显。
据有关专家介绍,百灵鸟是鸣禽中的佼佼者,其控制发声的鸣肌有4至9对,比其它
鸟的鸣肌多2至5对。而且每侧的鸣肌都可以各自单独收缩,所以发出的声音婉转而有旋
律。
另外,百灵鸟有着高超的仿声本领,可以学习其它动物的语言,不仅会模仿黄鹂、
喜鹊、杜鹃、燕子、麻雀、画眉、黄雀等鸟儿的鸣叫,还会学母鸡的咯咯声、鸭子的嘎
嘎声、猫的喵喵声、狗的汪汪声,甚至还会学婴儿的啼哭。好的百灵鸟还能把学到的叫
声串起来,引颈长鸣,甚是悦耳。
百灵鸟的这种特殊本领,使它很早就成为养鸟爱好者喜爱的笼鸟之一,一百多年前
就在国外享有盛名。近几年来,百灵鸟出口供不应求,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抢手笼鸟。国
内笼养百灵鸟的也越来越多,百灵鸟的价格由此水涨船高,南北方的价格差已经有七八
倍到十几倍。
利欲熏心,可以泯灭人的良知,捕猎者把黑手伸向可怜的百灵鸟。利益的驱动,更
使捕猎百灵鸟的行为愈演愈烈。就像象牙之于大象,麝香之于獐子,百灵鸟也终因自己
的独特之处,给自己引来了灭顶之灾。
捕猎者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下手。据内蒙古野生动物调查队的陈容伯介绍,捕鸟
者多是手里拿着木棍儿,在晚上出动“踩点”。走过之处有鸟儿受惊飞起,就在鸟飞起
处插一根棍儿。第二天天亮后再在插木棍儿的地方寻找,基本上都能找到鸟窝,而那些
惊飞的鸟儿多数是正在孵卵的雌鸟。
捕猎者从野外捕捉六七天大、眼睛尚未睁开的幼鸟,用绿豆粉和豌豆粉拌鸡蛋黄,
搓成条状颗粒,每天人工添食。10天以后饲料中逐渐加入稻米、谷子和昆虫等。等幼鸟
羽毛长齐后,即放入笼中驯养调教。百灵鸟幼雏因其进食非常严格,喂养十分困难,成
活率非常低。据锡林郭勒盟林业公安分局的刘振宇介绍,在笼中养活1只百灵鸟,要以20
只幼雏的生命作代价,成活率只有百分之五左右。若以今年自治区森林公安机关“保护
百灵鸟行动”开展一个半月清理收缴的一万五千余只百灵鸟估算,至少有三十多万只幼
雏为此丧失生命。而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锡盟一年内被非法捕猎、贩卖的百灵鸟
大约有十万只,有些鸟儿在收购和运输途中就已变成了残废,而那些被收缴的百灵鸟虽
然得到放生,但是这些经过家庭饲养的鸟儿,捕捉食物的能力已大大减弱,放生后存活
率究竟有多大,无人能知。
因为“市场的需求”,也有人开始在冬季用一种大网捕捉成鸟。据刘振宇介绍,这
种大网有两米多宽,三四米长,用一根三米多高的杆子撑起来,下面放上食物,或在网
上粘几只百灵鸟。由于百灵鸟的群体意识很强,当粘在网上的百灵鸟高声鸣叫时,就能
召唤来好多百灵鸟。这时,套鸟者拉倒竹竿,大网就将飞来的鸟儿扣在网下,有时一网
就是上百只。这些个性倔强的鸟儿,或疯狂撞击鸟笼,或绝食而亡,最后活下来的寥寥
无几。尴尬的保护 尴尬的法
百灵鸟在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区鸟之后,有关部门也出台了相关的规定,如不准捕
猎,不准掏鸟蛋等,但因为没有专门的队伍,保护有时也只是流于口头。1992年,自治
区林业公安队伍成立,百灵鸟的保护才真正开展起来。到1996年,保护与盗猎的斗争越
来越激烈。
在锡林郭勒草原,收购一只鸟儿的价格是五到七元,而运到不远的专门收购百灵鸟
的“集散地”———河北省沽源县北滩村,就可卖到十五六元。据说再往南运,可卖到
七八十元。在北京的鸟市,记者得知成鸟的价格是一百五十元左右,小鸟则可卖到三百
多元,而驯养好的雄鸟最高可卖到一千四五百元。今年,一个鸟贩子花4000元买了一只
白色百灵鸟,又以8000元的价格卖出。
这百分之几百的利润,让一些人疯狂捕猎,甚至铤而走险。今年7月11日,一辆装有
百灵鸟的捷达轿车在经过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林业公安分局设置的堵卡站时,竟不顾林业
公安人员的示意和人身安全,强行闯卡,正蓝旗和正镶白旗两旗林业公安协同作战,经
过两个多小时的追赶才将鸟贩子抓获,在车上查到了810只百灵鸟。
刘振宇告诉记者,近几年,他们在锡林郭勒草原的南部设卡堵截,在北部草原巡逻
清查,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百灵鸟的捕猎和偷运行为,但捕猎者和鸟贩子的行动也越来越
诡秘。
过去捕猎者把小鸟集中起来喂养,而现在,因为管理和打击力度越来越大,他们便
把捕来的小鸟装在鸟笼里,在野地里挖洞,把鸟笼分别藏在洞里喂养,或搭一小帐篷,
放在帐篷里喂养,或分散在各家里喂养,以躲避清查打击。而鸟贩子为了逃避关卡,租
用多辆汽车过关,前面的车用来探路,发现堵卡便用手机通知后面的车辆绕行。草原上
便道多,汽车随处可走,而林业公安机关自身的力量毕竟还非常薄弱,不可能全方位全
天候进行堵卡。
另外,由于经费短缺,林业公安的装备也非常落后,有些鸟贩子雇用好车拉鸟,林
业公安的车很难追得上。去年还发生过林业公安的汽车被鸟贩子的车别到了公路下,干
警全部受伤的情况。
“保护百灵鸟行动”还遭遇了法律上的尴尬。因为没有什么保护百灵鸟的法律法
规,所以执法时常常面临法无所据的困惑。刘振宇说,百灵鸟属于非重点保护动物,去
年8月25日才上了“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大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
录”,而即使上了国家名录,参照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处罚起来也仅仅是处以
猎获物价值8倍以下的罚款,无猎获物则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根本起不到震慑作用。
刘振宇还担心,仅仅在内蒙古进行打击,也不可能彻底遏制盗猎盗卖行为。他说,
我们这里清查拦截,可一出内蒙古地区就没人管了,这样的环
境非常不利于百灵鸟的保护。确实,一边是灯笼火把地清查打击,一边是热闹非凡
的鸟儿集散地。在都市,老年人手提鸟笼颐养天年,几乎成了公园绿地的一道风景。城
市的鸟市,各种鸟儿应有尽有,专门捕鸟的大网也堂而皇之地在出售。报纸电视还在办
养鸟的栏目,甚至有人还在撰文用百灵鸟换外汇……我们该怎样面对百灵鸟保护中的这
些尴尬
百灵鸟为什么越来越少
在锡林郭勒草原,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草原变得寂静了。一位常年在东乌旗工作的
同志告诉记者,过去这草滩里一群一群的都是百灵鸟,乌珠穆沁草原真的是鸟语花香,
而今呢?却是蝗虫遍野。
陈容伯告诉记者,乱捕乱猎固然是百灵鸟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人类对自然的
盲目索取,造成的局部环境恶化,引发的自然灾害,才是百灵鸟减少的更为重要的原
因。
蒙古百灵主要分布在典型草原和荒漠化草原,即内蒙古北部西起乌拉特中旗东至呼
伦贝尔草原地区,植被组成以多年生草本植物针茅和羊草为主。百灵鸟就在这样的草原
植被中筑巢,巢由杂草构成,置于草丛中地面凹处,固执的百灵鸟决不在与草原相接壤
的草原荒漠地带筑巢。
由于以前没有统计,所以无法对百灵鸟的种群数量作纵向比照,现在只能一方面从
主观感觉上判断,另一方面根据它生活范围的变化来推断。陈容伯告诉记者,过去百灵
鸟生活的区域要比现在大得多,呼市武川县的北部,乌盟的四子王旗、商都县,锡盟的
正镶白旗、太仆寺旗、多伦县,甚至河北省北部的一些地区,都曾是蒙古百灵生活的区
域,而现在这些地方的自然环境已发生了明显变化,百灵鸟的生活区域已经大大缩小,
它们的群体集中分布在东乌旗、西乌旗和科尔沁草原北部地区,只有在冬季北部降下大
雪后,才有部分百灵鸟近距离地迁徙到稍南的地方。
种群在一定区域生存也有个密度,就像我们常说的载畜量,密度太大便容易闹瘟
疫,或是弱者在强者的撵赶下无法生存。从这个意义上讲,蒙古百灵的数量无疑大幅度
地减少了。而造成蒙古百灵生存空间减
少的重要原因,就是人类活动的增加,人进鸟退。
乌兰察布草原曾是内蒙古的四大草原之一,其生态环境适合于百灵鸟生存繁衍。然
而,从上个世纪初开始,人类的活动逐渐增多,一批批逃荒者进入乌兰察布,经过半个
多世纪,终于把一个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变成了贫瘠退化的农业耕作区。而蒙古
百灵是以植物的嫩叶、茎、草籽及虫子为食,草原的消失致使它们赖以生存的食物逐渐
减少,而且人类频繁的农耕活动本身也使它们丧失了筑巢的地方和安全的感觉,最后,
这些种群不得不绝望地走向草原深处,成了“生态难民”。
而今,锡林郭勒草原也早已风光不再,连续3年的干旱和超载过牧使草原元气大伤。
去年,内蒙古人还有心情去数春天的沙尘暴有多少次,而今年,元月1日前后就是一场侵
财夺命的雪尘暴,到了本应是草原最美季节的8月,锡林郭勒草原中西部的乌珠穆沁草原
还在刮着遮天蔽日的沙尘暴。2001年到底刮了多少次沙尘暴,人们产生了一种习以为常
的淡漠。
前不久,记者从锡林浩特乘机返回呼和浩特,一路上,记者的眼睛始终盯着那块曾
令多少人向往的大草原。然而,大草原的美丽风光不见了,风吹出的沙塬地貌已经代替
了那诱人的绿色。
人们注意到了在百灵鸟的繁殖季节,正是蝗虫大量繁衍的时候,百灵鸟为了补充体
能,每天要吃大量的虫子,它们喂哺幼雏,也主要是以虫子为主,所以人们认为百灵鸟
抑制了蝗虫灾害,保护了草原。但是,如果草原上连草都不长了,哪来草叶、嫩茎、草
籽?哪来百灵鸟
人类在毁掉谁的家园
何止百灵鸟的命运多舛,其它动物也面临着相同的命运。据陈容伯介绍,典型草原
上的代表动物鸟类有蒙古百灵、云雀和大鸨,猛禽类有金雕、草原雕、凤头蜂鹰、鸢、
猎隼、胡兀鹫,犬科的有狼、豺,猫科的有灵猫、猞猁、兔狲,鼠科的有黄鼠、田鼠、
野兔,此外还有黄羊,这样一个庞大的家族目前面临的是相同的境遇。
猛禽,曾是锡林郭勒草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它们昂立在高岗上、电杆顶、树桩
上,君临一方,傲然四顾,或展开羽翼,扶摇九天。1985年到1990年,内蒙古野生动物
调查队搞生物调查时,在锡林郭勒盟的公路两边还能看到这样的景象。而10年后再次调
查时这种景象已不复存在。
据称在锡林郭勒草原上,有不少远道而来的人专门打猛禽,这些人似乎很有钱,开
的全是好车,车牌几乎都是京A,当地人戏称“京尖”(扑克中的A),这些人很“厉
害”,你把他扣了,他一个电话就能打到盟里、自治区或北京,很快就得放人。而他们
猎杀雕的目的只是做标本。
大鸨是草原上最大的鸟,也成了盗猎者猎杀的对象。大鸨生活在比较湿润的草原地
带,因体形大,它起飞时助跑的时间较长,盗猎者就在这一时间里向大鸨开火。据说大
鸨的油脂是最好的护肤品,是许多高级化妆品中的重要成分。大鸨的生命就这样被
“搽”在了人们的脸上。
事实上,所有的野生动物都面临着同样的威胁,它们在面对人类猎杀的同时,也面
临着家园被人类占领的厄运,而后者对于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以及生死存亡威胁更大。
内蒙古以黄羊命名的地方很多,有黄羊镇,黄羊滩,黄羊沟……陈容伯说,在五六
十年代,冬季时黄羊能迁徙到阴山北麓,而今,只有在边境线三十公里以内的地方才能
看到零星的黄羊,过去那种成千上万只黄羊在草原上奔跑的壮观景象已彻底消失了。
陈容伯说,一种野生动物种群发生变化,就可能导致其他野生动物种群发生变化。
比如狼,它的主要食物是黄羊、野兔、老鼠,而黄羊等动物的减少,使狼的食物减少,
这就造成了两个结果:一是因为食物链受到影响,狼的种群数量自然减少;二是本不袭
击家羊的狼为了生存开始频繁袭击家羊,因而招致人类的攻击。
黄羊也是金雕的主要食物之一,金雕数量的减少无疑也有食物链断档的原因。一位
常年活动在内蒙古牧区的摄影家告诉记者,这些神勇的被草原牧民尊崇的动物,近些年
秉性大变,一度向人类宣战,或俯冲而下抓向牧民,或抓起石头砸向牧民。为此,一些
地方不得不组成了打雕队,向人们膜拜的“神物”宣战。
生存也导致了一些动物的怪异现象。因为干旱无草,锡盟的一些牧民在宰杀的羊胃
里竟发现了还没有消化的老鼠和蝗虫,还有老鼠咬伤咬死成羊的事情。真不知将来这些
动物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异。
人进鸟退,人进雕退,人进黄羊退,人进狼退,而人类的盲目活动和索取导致生态
的日趋恶化,在破坏了鸟儿、雕儿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的同时,其实也在毁灭着自己的家
园。 顶起来,为了百灵鸟叫的更好,我们要打击盗猎者 保护鸟类,保护生态。我曾在锡林呆过,支持此贴! 保护生态人人有责 保护生态人人有责 是呀!人类呀,地球上的恶魔!
人类发展的越快地球就毁灭的越厉害,总有一天地球会反击人类的。人其实是很脆弱的相比其它生命我们不堪一击,地球的一点点小变化就会导致我们灭亡而地球的变化恰恰是我们现在发展和破坏造成的!
话说大了没有用,我们玩百灵的要想杜绝彻底不玩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应该提倡精养少养不接触老野,只有我们都不买老野才没有了鸟贩子的捕捉和伤害。要知道伤害一只老野不知道就间接伤害多少只未来的草原歌手呀! 保护生态人人有责 心情凝重!!!!1 支持!!!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