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油葫芦繁殖中的一些体会经验
我对油葫芦繁殖中的一些体会经验饲养鸣虫是我的一大爱好之一,空闲之余喝喝普洱之韵味,体验紫砂壶热切的温度,听听鸣虫那种自然悦耳的叫声,看看花草那一抹绿色,心情如此的惬意放松,此乃人生切切,好一个陶醉在此之中。
记得小时候住上海乡下,农村嘛,你们懂的,就是田多,绿色多,河流多。田埂两边,河岸两侧,天气一旦转暖,绿意就忙不迭的开始周而复始了,这个时候只要随便看见有绿草的地方就有蚱蜢,螳螂,纺织娘等的幼虫,桑树上还有野生蚕宝宝。等到放暑假,嘿!那个才叫高兴,简直就是蛇虫八脚的天堂,什么独角仙,金龟子,天牛,知了,蟋蟀,油葫芦,草蛉,萤火虫,四脚蛇等。对于我来说,最高兴的是做完作业,白天在河边钓鱼捉虾,钓小龙虾,如果还不爽,直接下河,在河道中间用河泥两头拦坝,把水淘干,剩下的就全是活蹦乱跳的鲜活物,一抓就是好几桶。拿回家,等老妈下班回来把活物收拾干净,油炸,清蒸,熬汤,一顿物美价廉的大餐。哦,对了,不能忘记奶奶哦,也得拿一些孝敬她。老爸喝着高粱酒就着菜,那样子好是陶醉,渐渐的自己心里好似活络开了,也开始偷酒喝了,那个时候的酒最美味,纯粮食酿造,最流畅一条线,大概是偷喝才觉的好吧!现在酒没那味道了。等到晚上约上三五好友,带着电筒,捕网,竹管筒,盒子,开始扫荡,几个小时下来,战利品异常丰富,什么蟋蟀,油葫芦,草蛉,萤火虫等,然后装罐饲养,十天半个月后的晚上,伙伴们聚在一起捉对厮杀,那个时候真是无忧无虑的穷开心啊,很还念啊!
后来长大了,忙于求学,家里嘛也拆迁了,搬进了小区,四周钢筋混凝土,绿色也少,偶尔听到几声叫。工作后也时常去花鸟市场带个蝈蝈,养个油葫芦,金钟什么的,后来网络发达偶然上了青鸟鸣虫论坛,我的乖乖龙地洞,就好像倦鸟找到了温暖的家,帆船停靠在平静的港湾,在青鸟鸣虫论坛上认识了不少朋友,也认知了不少其它省市的不同鸣虫,开阔了眼界结交了虫友。在论坛上泡的时间长了,看到一些虫友,自己繁殖蝈蝈,蟋蟀,油葫芦,宝塔蛉,忙的不亦乐乎,一颗沉寂了很久的心也开始热血沸腾起来了,跑花鸟市场或联系外省市的亲戚,同学、战友帮忙找母蝈蝈,然后快递回来,自己开始繁殖,一个繁殖周期下来,蝈蝈是大脱,样子嘛也还不错,就是感觉繁殖蝈蝈太麻烦了,特别是最后几脱,一不留神就脱残了,而且蝈蝈住的地方要宽敞,长到大一点就要单独饲养,吃的食物也讲究,营养不好个子就小,反正繁殖蝈蝈忒费工夫。后来试着繁殖野生油葫芦,又一个繁殖周期下来,嘿!你还别说,比蝈蝈养殖方便,吃的也不讲究,也不需要单独饲养,也不费工夫,份出的个头也不小,平时随便丢几张菜叶子,放一把饲料,想起来了丢几片荤腥就养的很好了。前两年对红眼、玉眼油葫芦感兴趣,繁殖了几代,很不错。
现在说说我在繁殖油葫芦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吧(冬季份虫)。第一次繁殖用的是本地油葫芦,公母种虫取至8月自己野采的最后一脱前的若虫,你也可以直接野采大肚子的母虫,公母种虫一定要大,这样按照遗传后代个体也大,公母比例按照1:2饲养,到家放置在垫了沙土的份床上,正常饲养就行了,大脱后过一段时间到了晚上你就会发现母虫开始扎籽了,扎籽后保持一定湿度,30%-40%湿度就可以了,按照自然的温度到12月底或1月份就可以加温孵化了。孵化温度是逐步加温,不要一下子加温,需要一个过程,可以3度一次的往上调,一次保持两天,最后控制在25度左右,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现若虫出世了。我第一次繁殖出了很多虫(先用本地油葫芦试繁殖,为以后份红、玉眼积累经验),分了几个泡沫盒加温饲养,温度我设22--26度,白天26度,夜晚22度,需要有温差,这样养大的油葫芦身体皮实,体质好,但是这样的话生长就会慢一点,脱皮就不会按照7天一次,有延迟现象。饲养了几天后就发现,总有一些若虫莫名的死亡(在两、三脱前),然后就经常蹲在孵化箱旁观察,逐渐的我发现一些问题了,有一些若虫可能吃食不太好,长的弱势了点,或者蜕皮的时候没脱好,有那么一点点伤残,然后碰上个大的,强势的,较凶猛的,就成了它们的美餐。发现这个问题后,我立马将若虫按大、小区分,分别饲养,并且控制泡沫箱里若虫的数量,不能养的太密集了,只能少不能多,减少死亡率。再来说说食物的放置,一、二龄虫活动范围小,需要增加泡沫盒内食物的放置间隔,我是按照5厘米放一条食物,以便于保证油葫芦的采食,再有增加蔬菜的供应量,白天就撕几条菜叶子,保证它们不口渴,新鲜蔬菜做到天天供应。等到3、4龄后或更大些再放水槽,水槽不能放置的太早,因为若虫乱蹦乱跳,跳到里面会淹死的,我就已经发现过几次了,所以干脆就撤了水槽,4龄后再放置水槽就不会有这个问题,就算跳里面也不会淹死,若虫自己会爬出来。不放水槽,一直放蔬菜也没问题(前提是需要保证土壤湿润)。还有一点要注意(在若虫3、4龄前):就是泡沫盒子里面垫的泥土一定要保持湿润(注意我没放水槽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发现一旦泡沫盒子里的温度高(白天26度),或水份蒸发量大,蔬菜容易变干,蔬菜干了,油葫芦就无法补充水份,因为虫小,缺失水份的后果就是死亡,没食物有水份一两天油葫芦死不了,如果泥土是湿润的,油葫芦可以躲在遮蔽物下靠土壤里蒸发的水汽补充水份。当然你也可以降低点温度使水份蒸发量变小,反正不管你怎么饲养若虫在3、4龄前土壤尽量保持一定的湿度,以便于保证若虫的成活率。虫友有其它的补水办法也可以,前提只要不会淹死油葫芦若虫。若虫越小死亡率越高,以上我的办法就是保证减少损失。以上总结就是:减小若虫密度,增加土壤湿度,保持食物放置间隔,保证温差。
再来说说食物吧,许多老方是什么黄豆粉,玉米粉,绿豆粉,黑豆粉,胡萝卜,羊肝,鸡肝,鸡蛋,虾粉,鱼粉,骨粉等,还有些高端的什么人参,阿胶,大闸蟹黄膏,孢子粉,螺旋藻,蛋白粉,我滴乖乖补肾哪!林林总总许多东西混合在一起,我的心肝啊!那么多东西,俺很穷,也没那么多钱。反正豆类,谷类的粉状物,都可以的,荤的肝类也没问题。其余的食材你自己看着办,只要虫吃了能长大,长壮,健健康康的都没问题。我养虫主要实实惠惠,毕竟我就是一个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下班的小老百姓,不能和土豪金相比。我们虫友需要实惠,便宜,还要有营养。我养油葫芦的食物是自己瞎配的,反正喂到现在也没见比市场上常规油葫芦小(市场上激素虫没法比哦),配方就是:玉米粉、胡萝卜、鸡肝(羊肝太贵了),打碎以后像和面一样,和在一起,然后蒸熟了就可以,放在冰箱速冻层,需要喂食了就拿点出来,按需要的量掰下,解冻后放在容器里,用手捏一下,感觉到软了,加点热水,用手暴力一下(捏、捻、掐、揉)最后调成糊状。这里需要注意,糊状食物的含水量是根据若虫的成长龄数来调的,虫龄越小,含水量要大些,这样油葫芦既填饱了肚子又补充了水份。因为糊状食物水份大,喂食的时候就要注意,不能放一大坨,因水份多,若虫小,一不留神就被食物里渗出的黏黏水粘住了,最好一小点一小点,或者一条一条的放置,这样就不会怕虫粘住。糊状物抹在大白菜上或胡萝卜上就行了。平时家里吃荤菜什么的比如:猪肉、鸡、鸭,割些精肉白水煮熟切薄片,喂给油葫芦吃,荤素搭配,胃口好,长的壮。需要注意的是所有蔬菜类(包括玉米粉)的食物一定要保证无化学药物喷洒,否则油葫芦就死翘翘了。所以说最好用大白菜,卷心菜,胡萝卜去皮。要用其它蔬菜一定要保证去除化学残留。
油葫芦若虫4龄后至大脱前饲养就方便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放置水槽了,当然保证蔬菜供应,不加水槽也没事。大脱前看到油葫芦不吃食,外壳鼓胀牙翅有点翘起的现象,就说明即将要大脱了,马上提出单独放置,这样便于保证大脱的完美,取得全品相的油葫芦。大脱完,静置一天后,按照正常饲养就行了。
好了,写完了,乱七八糟的写了一大堆,也不知道我的繁殖经验能不能帮到大家,也有可能我在油葫芦的繁殖上有些不完美,经验丰富的虫友也可以指导我。
写这篇文章是为了一些新进青鸟论坛的虫友,他们有一些养虫的经验但是想份虫却不知道怎么操作,希望他们看了文章后再接再厉,继续把中国鸣虫文化发扬光大,青鸟鸣虫论坛需要新鲜血液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2014年希望新虫友:一、继续把虫养好。二、多看帖回帖。三、好好学习养虫,份虫经验。三、不要在论坛上胡乱瞎说,互掐。
蒙古刀在此谢谢鸣虫论坛这个平台,在此结识了不少虫友,感谢你们的互帮互助精神,让我一路成长。 我看的最快 先顶 再学习 写得很详细,收了慢慢学。
蒙古刀小时候上海乡下的啊,跟我一样。还以为蒙古的,哈哈。 看完了,学习了 支持原创技术贴 很有借鉴意义 写的赞 顶了 学习了,好文,感谢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