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挑选油葫芦大翅的方法。如何排除掉肯定不会叫、叫不响的大翅。顺便潜水道别。
这个方法只能排除掉肯定不会叫或叫不响的大翅,但不代表能保证选出的大翅每个都会叫。因为大翅的成因不止一种。油葫芦、蟋蟀的音挫区前有一道膀筋(图片中标黄的位置,图片来源于网络),类似蝈蝈压杠的位置。
如果这道膀筋没有和翅膀两侧的翅墙相连,这个大翅是不能正常发声的;如果一边连一边不连,或者上翅连而下翅不连,这个大翅是叫不响的。
原理是上下翅的音挫互相摩擦发音,两侧的翅墙和这道膀筋起到龙骨的作用,拉动翅膀末端的音挫摩擦。如果龙骨没连上,就像手腕筋腱断裂、手指会发不出力一样,道理很简单。开膀角度不对叫不出声的可以点药,膀筋不连的想点响了,有点儿难为点药的师傅。
大翅由于翅膀的异常形态,一部分虫这道膀筋是连不上或没连好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留意下油葫芦和蟋蟀的大翅,这道膀筋两侧与翅墙连上的,不仅会叫的概率大,而且有蛉子的概率也高(大翅无蛉的多)。这与大翅的不同成因,以及异常发育过程有关。
当然,最简单的方法是打一探儿。但斗叫与本叫的声音是不一样的;打探儿虫子爱拉蛉子;卖新脱的未必会让您打探。再有赌新脱等虫开叫是很有乐趣的。另外选翅子还有很多方法,找翅梢扣腚的、找膀型端正的、找中抱长铺身大金钩粗的、神态好须子活脖领不开叉漏气的等等。。。但这个方法比较直观。总之,找象笨虫的翅子、象翅子的笨虫。
这个方法除了挑选大翅外,有什么其他用处呢?引申出一些其他“不着调”的问题,有兴趣不嫌累的可以自己琢磨琢磨。
1、笨虫的这道膀筋会不会也有这些差异呢?2、这道膀筋靠前还是靠后,对虫子的发音有什么影响?3、这道膀筋是平是弯,对。。。?4、这道膀筋是正是斜,对。。。?5、其他膀筋,对。。。?6、主筋的粗细、副筋的多寡,对。。。?7、这些差异是怎么形成的?虫子的蜕皮次数多少还是蜕皮时间间隔?基因、环境、饲料等等这些因素是怎么交互作用的?最终指向什么结果?8、为什么虫子会出大翅?所有大翅的成因都是一样的吗?9、为什么有的笨虫能叫出翅子音?为什么有些虫个小马力大、有些虫个大马力小?10、为什么以及为什么。。。等等。类似的问题,有兴趣自己繁育鸣虫的朋友,估计已经想到了更多更多。真正有价值的不是这些问题,也不是问题的答案,而是思索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的探索精神,最重要的是“玩儿”的乐趣。
当然,繁育虫子只是个别玩家的选择。也可以选择听叫拿几条好虫,没事常和“业内人士”唠唠嗑儿,玩家圈子里混个脸儿熟,葫芦装相弄得“高大上”一点儿,市场上显摆显摆,也就可以“高手”起来了。而且这条路成本不高,完全没必要“玩”得这么较真。
我有时闲起来会间歇性神经病似的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写这些东西的目的只是给自己解闷儿,而不是为了证明自己“对”,也不是为了证明自己“高”,更不会为了证明自己“对”和“高”而刻意去证明别人“错”。如果某些“不着调”的说法,可以开启别人新的思路,可以触类旁通的给一些问题找到答案,那么也就实现了其存在的价值。现实生活中,您不会知道我是谁,网络的虚名既廉价,又无用。我只是提出另一种“玩”的方法,“玩”的选择,“玩”的态度,仅此而已。
闲工夫打发的差不多了,继续深度潜水去了。回见了您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