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楼主(小飞侠+) 的帖子
根本不适合做笼子颜色也不好 紫竹就是一种病态的珠子 真正的毛竹没有紫竹斑竹的主要是手艺人在有限的竹料里选出来将将够得上做笼子的料费尽心力制作出来的只适合收藏的一个品种 学习了回 13楼(紫气东1) 的帖子
http://www.yznews.com.cn/yzrb/html/2011-12/08/content_340871.htm自己看看说起养鸟,自明清以来一直是文人雅士的怡情之事,但到了清朝中晚期,八旗子弟养鸟斗蟋蟀竟成了风气,争奇斗艳层出不穷。据《清稗类钞》记载,旗人日常生活中一个重要的消遣就是喝茶遛鸟。旗人养鸟有南北之分,北鸟鸣声婉转,一般有画眉、百灵、红子、黄鸟、胡伯劳、蓝靛颜、红靛颜、柞子等;南鸟则外观美丽可人,以观赏为主,一般有鹦鹉、八哥、鹩哥、白玉鸟、珍珠鸟、沉香鸟、芙蓉鸟等。当然,养鸟也有讲究,特别是鸟笼,所谓宝刀壮士,红花美人,不同的鸟要用不同的笼子才能相得益彰。所以,八旗子弟除了在鸟的种类上挖空心思,还在鸟笼上求新立异,独树一帜,盼的就是茶馆里别人的一声喝彩。
今日从北京藏友处见到一清中晚期的鸟笼,品相不是很好,已经有相当程度的腐蚀和毁损,空落落只是一个鸟笼骨架,但还是一眼能够攫住看客的目光。这是一个仿制古典建筑风格的飞檐翘角鸟笼,重门叠户中仍能够瞧出当年风采。鸟笼高六十厘米,顶部采用传统的宫殿构架,飞檐翘角、斗拱画彩、朱柱金顶,内外装修门极为精致,倘若豢养一只名贵之鸟,清脆啼鸣声中,定有一番“铜雀锁春”、“金屋藏娇”的味道。此鸟笼虽然细节大多漫漶不清,但仍人为之惊艳。
鸟笼的制作在明清时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和养鸟一样,也出现了南北两种不同的制作风格。南方以苏杭为代表,鸟笼的外形以方形为主,挂钩为单独的带钩,鸟笼可以自由转动,一般有前后两个门;北方以京津为代表。鸟笼的外形大都以圆形为主,挂钩大都是四角爪钩,将鸟笼固定住,不能转动。鸟笼的制作非常讲究,首先选择上等的竹料,经过剖料、蒸煮、晾晒、走条、打磨等工序制作而成。再配以精美的鸟食罐、水罐,并用竹木牙角进行修饰。鸟笼所用的竹子以南方的紫竹为最上等的选材,其次用得较多的是黄竹。藏友的这个飞檐翘角鸟笼,其特别之处总体来说有二:一是其造型之奇巧惊艳,完美的宫殿楼阁造型在历代鸟笼中极为罕见;二是其质地名贵,为紫竹,虽然腐蚀零落严重,但不失韵味。 刘英杰【请了解详细在评价吧】 鸟笼所用的竹子以南方的紫竹为最上等的选材,其次用得较多的是黄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