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迷 发表于 2013-11-8 21:58:06

鸣虫的选养方法

金铃子和大黄铃因产自南方,而且鸣声清脆,音调细腻,节奏多变,少了一分聒噪,多了一分细致,是南方人最为喜爱的鸣虫,其中大黄铃的玩赏据说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金铃子更是南京人金秋时节不可或缺的消遣。由于数量稀少,作为鸣虫之王的马铃则很少有人知道,这种地栖型鸣虫长相犹如一粒乌黑的西瓜子,双须为黑白对称,其鸣声带有金属音质,如跑马銮铃清脆悠远,是不可多得的鸣虫珍品,每有市井相售,无不倾囊以购,置于案头,侧案而卧,闻声以为其乐。
在选择金铃子、大黄铃和马铃的时候最重要的是看,那些凑着耳朵听的多半是外行,玩家玩虫,第一眼看的就是全须全尾,小小的一只大黄铃,双须的长短直接影响到价格的高低,一只特长须大黄铃价格可以是普通大黄铃的几十倍,品相的好坏关系到玩家的品味高低。第二眼看的就是腿,必须六腿齐全,爪花无损。第三眼看翅,发音的好坏,就在这一对翅上,双翅的边缘一定要薄,弧度适中,若是边缘厚重,行话叫“笨翅”,叫声沙哑低沉,为下品,不可选。第四眼看叫,只要是雄虫双翅不残疾,都会鸣叫,在这里我们不是看鸣虫会不会叫,而是看鸣虫鸣叫时候的身姿,一般鸣虫鸣叫时身体微伏,六足四平八稳,还有一种鸣虫鸣叫时身体侧向一边,六足一边高一边低,这就说明鸣虫先天不足,体质虚弱,和同类相比寿命较短,如无特别之处,当弃之。
根据鸣虫在原始生长地的环境,一般灌木栖鸣虫如金铃子、大黄铃在初秋暑气未消的时候都是饲养在有机玻璃的鸣虫盒内的,等到了天气转凉,就要转移到木质的鸣虫盒内了,考究的红木黄杨,雕琢着精致的人物山水,传统的榫头拼接,一个古色古香的木盒便是爱虫的居所,寒秋初至,便早早的将小虫移到了木盒之中,这是有讲究的,老辈人传下了的经验,五行木生火,可退寒蓄暖,延长鸣虫的寿命,玩虫的后辈都沿袭下来不敢怠慢。而马铃作为地栖型鸣虫,按照它所需要的生长条件,是饲养在蟋蟀盆里的,蟋蟀盆是窑里烧出来的,火气未退是决然不能直接养虫的,否则虫子中了火毒,自己便咬坏爪花,成了废虫。所以老盆子养马铃是最好的,再放上一个铃房,让其栖息于其内就再好不过了。
饮食方面金铃子和大黄铃主要以南瓜为主,最好不要喂食水份较多的水果,缺点主要是第一易于腐烂,对鸣虫寿命有损,第二鸣虫粪便水份过多会在盒子上留下污渍,如果是木质的盒子很难擦洗。马铃的饮食以稀饭为主就可以了。

无弦琴 发表于 2013-11-8 22:54:02

“还有一种鸣虫鸣叫时身体侧向一边,六足一边高一边低,这就说明鸣虫先天不足,体质虚弱,和同类相比寿命较短,如无特别之处,当弃之。”

。。。。。侧身(或者弓背)叫经多次观察,我觉得为蛉虫鸣叫一特性姿势,多数蛉虫成熟起性后旺叫都会有如此表现,无关乎底板体质,故楼主以上表述观点我持反对意见。

vken 发表于 2013-11-8 23:01:11

学习学习

扛把子 发表于 2013-11-8 23:34:45

引用第1楼无弦琴于2013-11-08 22:54发表的:
“还有一种鸣虫鸣叫时身体侧向一边,六足一边高一边低,这就说明鸣虫先天不足,体质虚弱,和同类相比寿命较短,如无特别之处,当弃之。”

。。。。。侧身(或者弓背)叫经多次观察,我觉得为蛉虫鸣叫一特性姿势,多数蛉虫成熟起性后旺叫都会有如此表现,无关乎底板体质,故楼主以上表述观点我持反对意见。



同感,现在家中一金钟便是如此,叫的相当好,即便虫盒足够高,他也习惯略微倾斜了一点点鸣叫。

r0b0t0 发表于 2013-11-9 00:52:48

还有一种鸣虫鸣叫时身体侧向一边,六足一边高一边低,这就说明鸣虫先天不足,体质虚弱,和同类相比寿命较短,如无特别之处,当弃之。” &niROM,;K
pv8"E?9,k
据我观察,该表现为间歇性,同一环境同一虫子,偶尔也会侧身鸣叫。

阿湧哥哥 发表于 2013-11-9 08:46:21

你是看虫的,不是听虫叫。虫,不去在乎什么,还是以声音为先吧。

su1970 发表于 2013-11-9 10:28:07

欣赏了

飞鹰wq 发表于 2013-11-9 10:39:11

引用第1楼无弦琴于2013-11-08 22:54发表的:
“还有一种鸣虫鸣叫时身体侧向一边,六足一边高一边低,这就说明鸣虫先天不足,体质虚弱,和同类相比寿命较短,如无特别之处,当弃之。”

。。。。。侧身(或者弓背)叫经多次观察,我觉得为蛉虫鸣叫一特性姿势,多数蛉虫成熟起性后旺叫都会有如此表现,无关乎底板体质,故楼主以上表述观点我持反对意见。

赞同!鸣虫对绝大多数爱好者来讲:鸣叫的好坏和感觉为首!

蟋蟀罐 发表于 2013-11-9 10:55:53

学习学习

虫虫迷 发表于 2013-11-9 16:07:14

回 1楼(无弦琴) 的帖子

相互借鉴学习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鸣虫的选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