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新手给新手提点建议
又到时候了,,,我反正是心痒痒了。。。玩了三年了吧。。四年??记不清了。第一只在鸭子桥买的。。现在拆成大平地饿。。。给新手提点建议。
1)不要看形状,,什么膀子的形状,翅膀的大小。。样子完美的,照样叫不出声音。最简单的,就是听叫。。。所以那些以照片标榜的蝈蝈就别买了,,,网络买蝈蝈我觉得不靠谱。。
2)葫芦,瓶子。还有那些什么什么的瓶子。。一个蝈蝈放不同的容器里叫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葫芦是最难的,,因为现在蝈蝈弱,叫声小。葫芦厚。所以。一般卖蝈蝈的都用塑料的罐子。我试试,也是罐子出音好听。
3)黄豆,胡萝卜,甚至米饭什么的。。。我反正是开始喂玉米虫。然后就是胡萝卜。我十月底买,十一月出买的。最长的到了四月底五月初。
4)点药,其实什么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叫。叫是永远不会骗人的。。别看所谓大神的说法。。。就是听叫。好不好听。蝈蝈就是听叫的
这只我是在广源一个所谓很有名的人买的,,,去年上图。大家都说好。但是基本它就根本没叫。。所以膀子,翅膀 根本没用。至少在新手上说。。。。。切记切记 路过。。。 码了那么多字,就一句话我看到了,精华所在:蝈蝈就是用来听叫的 有个问题。听叫的确是好,可是一旦叫出来的蝈蝈商家必然是放高价的。 翅子能挑的,现在已经挑不到了。
你见过膀子面金黄,膀墙深绿,蓝脸粉肚的蝈蝈么?
我确实见过,那是十多年前的野蝈蝈。
现在蝈蝈膀子太薄,膀子厚的才能出音。
从 开始到现在,我就只偏爱亮叫,这个和个人喜好还是有一定关系的。
网购嘛,就那样。上海的蝈蝈看起来比天津的还好,山东的倒是也不少。
在蝈蝈成虫价格居高不下,同时有蝈蝈卵出售的时代。
我选择蝈蝈卵,等待是遥遥无期的,饲养是很辛苦的。
但是当他们成虫时候,会感觉到愉快。为什么自己养的蝈蝈出叫率那么高呢~~~ 精辟,动辄几百或上千的养具是否就是代表着鸣虫文化呢?这背后是积淀?亦或是传承?有时真的迷惑了,真的怀念儿时拎着高粱杆扎的笼子去捉蝈蝈的心境啦。可能是人老了吧,不能与时俱进了吧,哈哈 欣赏了邦顶了 总结 看膀是没用的 欣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