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成都李叔
今年初春,养一只绣眼,颇为喜欢。后来兴致来了,做了个斗四方的小笼子,做工自然是不值一提的,然而却得到青鸟众多鸟友的鼓励并提出宝贵的意见,之前帖子里有,这里就不赘述了。
李叔,青鸟上的“无竹居”,也是给我鼓励与帮助的众多鸟友中的一个。李叔是成都人,和我是老乡。加我QQ的时候,说自己也爱做鸟笼,又是老乡,自然便是缘分了。初以为“无竹居”也同我年龄相仿,却不知李叔比我父亲还要年长了。他说做笼子十年,闲来无事,预防“老年痴呆”,哈哈,成都人的诙谐。
李叔给了我很多鼓励,同时也给我指出了不足。技艺上的东西,有些真的不是靠自己琢磨就能琢磨出来的,别人的点拨,往往是不可或缺的。刚开始做笼子,就能寻求到如此到位的指点,我是应该庆幸的。
话说这头,我养的紅肋(成都人更喜欢叫紫燕),被证明染了一头金毛,没有尾巴,爱下底,可是我就是挺喜欢,好生的伺候着。终于,早早地换了毛,尾巴长出来了,头的颜色正常了,依旧天天欢歌。终于,就在离我要带它回四川的前一周,由于我的疏忽,放出来洗澡的时候忘关窗户了……鸟跑了,好难过,等了好几天,也不见回来。李叔知道了,告诉我:“等你回四川,我送你个笼子,再送你一只鸟。”
我一下子就觉得惶恐了,道是无功不受禄,我怎么好接受呢。李叔做的笼子,我是见过的,他虽然也是业余时间做一下,但却绝不是我这等业余的水准。李叔的笼子也拿来卖,怎好白送我一个呢。但是李叔很坚持,多次打消我心头的顾虑。
李叔要送我笼子,是要让我更直观的看看川笼的构造,他说这样对做笼子是有帮助的。
暑假回到家,接连养了两只绣眼,又接连受到打击。于是,我想去慕名已久的成都黄田坝鸟市去看看了,联系到李叔,李叔热情如故,跟我约好了一个周末。
去成都,县城离成都八十多公里,之前高速路一个多小时到,那段时间雨水多,高速被冲了。走大件路,三个小时。早上六点起床,之前说给李叔带点特产什么的,李叔绝然不许,那天又走得早,却把这件事给疏忽了,至今想来,仍觉惭愧。三个小时车程到成都,这时候,李叔都已经在鸟市等我了。又坐了一个小时的32路公交,终于到了黄田坝鸟市。进鸟市,便见到了李叔。
李叔很和蔼,先带我转了转鸟市。因为我到的时候已是中午,市场里的散户都已经撤了摊子,但依然能看到黄田坝鸟市的规模。可惜返程还要坐那么久的车,也没有能好好的转转。之后午饭间,李叔又给我讲了很多笼子制作方面的东西。譬如方卯孔的成形、打笼丝孔的小窍门、材料规格的选择,工具加工之类种种,并特别告知了我最感困难的笼爪的制作。末了,见到李叔要送我的笼子。这是一个斗八方的笼子,是我不曾尝试过得圆柱。李叔叮嘱,先做方柱的,把做榫头的功夫先练得扎实了。笼子非常精美,这于我,也是鞭策吧。鸟是一只紫燕,很漂亮的,比我先前养过那只耐看多了。以为李叔才从鸟市买的,已经过意不去了,得知这是李叔已养了一年的鸟,更加过意不去了。由于我路程远,吃过午饭,告别李叔,匆匆踏上规程。
李叔细致到,连鸟食都给我准备了,说回去掺着我的鸟食喂,慢慢过渡。
那段时间,鸟正在换毛,为免惊扰,也没有拍照。只开学临走时,匆匆拍了一些。鸟小叙很美,一整天一整天地唱,这是我最喜欢的。自打第一次听到绣眼的小叙,这份欣喜,一直延续。而且,这只紫燕,还有另一种鸟的口,这种叫口,很好辨认出来,经常在树林里听到,但我不知是什么鸟。
这个暑假,只做了一个笼子,李叔也有指导,并且将来,肯定还有很多需要请教的。
这便是这个收获的感动,李叔身上的率性耿直,以及给我的悉心指导,使我受益匪浅且还将继续。
希望我的兴趣,以及收获的种种帮助,能让我在做笼子的路上,越走越好。也祝愿李叔身体健康万事顺意!
再次感谢成都李叔!深情厚谊,溢于言表。
最后,天下鸟友是一家,祝做笼子的越做越巴适,祝养鸟的越养越安逸,各得其乐! 来个笼爪特写,这是我还解决不了的一部分 左边这个就是我这个暑假做的,依旧没能把笼爪做出来,榫头有一点点进步,但还是很次的样子 李叔说我的笼丝距有点大,果然大了……抓了一只绣眼,家在川西北,不知啥品种,很小的样子,从我的笼子里钻丝出逃过。腹部发灰黄线明显,一个多月没听小叙过…… 好缘分 ! 我也是成都的。 支持一下这种友谊 ! 好漂亮 成都好,成都好人,成都人好! 再浮一下,呵呵 谢谢哦!模具?可能有吧,但是据说这个是纯手工的,纵是经验足的,也免不了有报废的……听说川笼不大爱用模具的,于是每张笼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呵呵
页:
[1]
2